
专业委员会
为进一步发挥海南农信支农主力军作用,从金融领域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近日,海南省农信社发布了《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对于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出台9大方面30条举措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到2025年,海南农信力争实现涉农贷款市场份额达到25%以上、农户贷款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脱贫人口贷款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
为进一步发挥海南农信支农主力军作用,从金融领域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结合海南和海南农信实际,海南省农信社近日发布了《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对于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9大方面30条举措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确保涉农贷款余额实现持续增长
海南省农信社明确了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2021年,确保涉农贷款余额实现持续增长,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全年投放50万(含)以下农民小额贷款和100万(含)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34亿元以上,白沙、琼中、保亭、五指山和临高等5个脱贫地区行社的贷款(考核)增速10.8%以上。
到2025年,服务“叁农”领域力度要明显加大,涉农贷款余额和县域存贷比逐年提升,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服务水平显着提高,金融脱贫政策保持不变,服务“叁农”产物丰富多元,涉农信贷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农村金融基础服务持续改善,实现涉农贷款市场份额达到25%以上、农户贷款市场份额达到50%以上、脱贫人口贷款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
海南省农信社将立足服务引领,从倾斜配置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资源、要求市县行社制订实施方案着手,强化支农主力军作用。不仅信贷资源要充分保障农业贷款、乡村产业贷款规模,还要倾斜财务费用资源,2021年配置500万元乡村振兴业务发展费用。
海南省农信社将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兴旺。以县域优势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物加工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为重点,明确乡村产业金融服务方向,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支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创新发展、做大做强。对纳入财政专项补贴的农产物冷链保鲜仓储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实现全覆盖。支持打造“一(县)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培育乡村农业特色品牌,每个市县行社应支持培育3-5家以上的区域品牌农业。
从《意见》可看出,支持乡村基础建设,促进生态宜居;做优农民小额贷款,促进农民生活富裕,也是海南省农信社社未来重点工作。海南省农信社将对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立名单制,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对符合绿色信贷准入条件的项目,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助力打造农民宜居环境。将根据农户生产经营特点,合理设置贷款期限、还款方式,提高农民小额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农民发展生产。
海南省农信社将保持金融帮扶政策不变,巩固拓展金融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创新涉农贷款产物和担保方式
在体制机制优化方面,海南省农信社将通过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内设机构、建立服务乡村振兴的联动机制、建立涉农贷款尽职免责机制、优化小额信贷技术员服务机制等举措,提升服务“叁农”水平。
海南省农信社将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推进整村授信和一小通“诚易贷”,积极推广“一抵通”贷款,大力支持县域小微公司生产经营,提升服务乡村振兴广度。大力发展县域个人消费金融业务,推出适合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特点的农村建房贷款、家电、汽车购置、医疗美容等农民急需的消费信贷,支持农村住房改造及农民工进城购房,推进农村消费升级。
在产物创新发方面,海南省农信社会进一步创新涉农贷款产物、创新担保方式、创新涉农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创新涉农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需求。比如,将研究推出相应的“乡村振兴人才贷”“返乡大学生创业贷”等产物,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积极推广农机贷、林权抵押贷款等产物。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物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贷”“农民消费贷”“农民自建住房贷”“核心公司担保贷”等信贷产物。
海南省农信社还将加快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将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在物理网点“镇通”、便民服务点“村通”、电子银行“户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乡镇网点金融服务工作,丰富农村金融产物。
在风险控制方面,海南省农信社将紧盯风险关键要点,守住涉农贷款风险底线,确保贷款投放和风险控制能力相适应。
《意见》还提出,要以党建引领为保障,统领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海南省联社成立党委书记、理事长任组长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县行社比照成立党委书记任组长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推进工作小组。加快把一线业务骨干培养成中共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推动党员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