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黄河上游、中游到下游,总书记用频密的脚步抵达,以历史的眼光思考,从时代的大局谋划。一路走来,关心黄河、认识黄河、经略黄河。
在这片因黄河而变的土地上,东营农商银行高举着服务“叁农”、乡村振兴的大旗,与黄河口的百姓共同守护黄河口生态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的好日子。
山东东营,一片因黄河而变的土地。
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东营市考察黄河入海口,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近年来,东营农商银行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决策,响应政策号召,积极践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部署要求,以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发展,践行环境保护、生态可持续的社会责任,以金融力量守护绿水青山,积极开展产物和服务创新,提高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能力。将支持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黄河口生态经济发展作为绿色金融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精准营销,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目前,该行实体贷款投放达134.23亿元,涉农贷款达85.33亿元,有力的推动了黄河口生态经济的发展。
创新金融产物
助推黄河口生态经济发展
红毯茫茫、芦花飞雪、柳色青青、柽柳婆娑。眼前的景象让人赏心悦目。
“几年前这里还有一片荒芜的滩涂,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生态旅游区了。”盐碱地农业公司的戴先生感慨道。作为滩涂改造的亲历者,多年前,戴先生凭借一腔热血,投身盐碱地农作物的栽培和花卉种植中。
万事开头难,戴先生一开始最头痛的还是启动资金,毕竟500万元对于一家新成立的农业公司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东营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通过实地考察对接,为戴先生办理了授信,及时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我的公司现在越办越好,原来荒芜的滩涂也一片花红柳绿,多亏了你们农商行。发家致富离不开你们,黄河口生态建设也离不开你们。”戴先生动容地说。
东营农商银行多年来积极投身黄河口生态建设,对接黄河口旅游集群片区和乡村旅游园区,加大对乡村旅游优质项目和农家乐、渔家乐优质经营户的支持力度。积极与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开展合作,吸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入驻山东农信“智别购”商城。现已有379家生态农业及旅游商户入驻。
同时,该行对乡村产业体系中引进的高学历、农业科技等各类高端人才,采取移动办贷方式,提供免担保、利率优惠、额度增加、流程优化、高效优质的信贷服务,持续巩固金融服务黄河口经济发展成果。该行发放高端人才尤其是农业高科技人才贷款3000万元。
根据滩区居民生产经营特点,东营农商银行加强走访对接,深入做好对滩区特色农业和返乡创业居民的融资服务,积极支持生产生活绿色转型。今年以来,该行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393户,11.89亿元。通过信贷扶持,提供优惠政策,帮助解决黄河口生产发展中的资金困难问题,积极培养创业致富带头人,影响带动提高素质,转变观念,积极就业,自主创业。
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近几年,黄河口悄然蝶变,角角落落都折射着农商人的步伐和故事。
向南走一段路,就是黄河叁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这里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业公司和家庭农场。
7月7日,东营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积极深入农高区走访,充分了解辖内“叁农”、小微公司等情况,与辖内公司进行深入座谈,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农商行就是靠谱,之前农民办公司贷款都要有抵押物,你想想,农民哪有什么抵押物?”一家公司老板朴实地说道:“2017年,农商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可以以我的土地作抵押办贷款,我半信半疑,没想到很快我的贷款就下来了,就是有了这笔钱,我的奶牛已经达到500头,公司走上的正轨。”
在全力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方面,东营农商银行实施差别化的行业信贷政策,加大对新旧动能转换及相关领域的贷款投放力度,以此推动信贷结构调整和优化。建立新旧动能转换贷款审查审批绿色通道,优先满足“十强产业”信贷需求,对该类贷款在审查、审批、利率定价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新旧动能转换项目信贷需求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该行支持各类产业升级贷款共计34.42亿元。
同时,该行还积极响应国家支持中小公司的有关政策方针,通过金融产物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加强对中小公司的金融支持力度。创新担保方式,增强信贷资金可得性。积极开办商标专利权质押、海域使用权质押、林权抵押等新型抵质押信贷产物,解决公司贷款难的问题。
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中小微公司贷款余额已达69.62亿元。此外,该行实行一企一策,强化金融辅导。成立市、区两级金融辅导队,积极对接涉农小微公司,强化思想认识,抓好工作落实,为涉农小微公司提供精准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暖心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下的农村金融无盲区
今年,农高区部分农场主找到了培植棉花的新路子,第一时间找到东营农商银行申请“创业贴息贷款”,应对启动资金匮乏。
“棉花再不摘,就摘不完了。”张大姐高兴地招呼四邻八庄百姓互相帮忙采摘棉花,半年多以来,棉花种植农场始终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
“感谢东营农商银行对我们的金融支持,现在农民的致富路才越来越宽,越来越活。”张大姐洋溢着幸福地微笑。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东营农商银行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核心,为保障叁大主粮生产和“菜篮子”工程得到有效金融供给,推动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和返乡创业群体,创新推出“鲁担惠农贷”、农耕贷等特色惠农产物,有效解决农户贷款融资难、担保难问题。截至2021年9月末,该行发放各类农户贷款达24.49亿元,有力支持了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有效带动了周边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与此同时,该行大力构建社区金融服务点、助农服务点、农金通及农金联络员“叁位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构建集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消费于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网。通过建好网格服务工作站和惠农金融服务站,推广“农商行+网格+乡村电商”“农商行+网格+合作社”“农商行+网格+现代农业”等经营模式,支持乡村农户“抱团取暖”。依托村委、社区、党员活动中心等载体,着力打造一站式、智慧型、便捷化普惠金融服务点。截至目前,该行共设立25个普惠金融服务点,确保农村金融服务无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