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扎根地方七十载,营业网点遍布城乡,服务用户超300万,每年信贷投放近千亿元,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纳税贡献超10亿元,跻身全球银行400强……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中,一直走在金融创新前沿的南海农商银行,始终与这座城市同奋进、共成长。七十年来凝聚的金融实践与创新禀赋,与这座城市守正创新的匠心基因血脉同源,共生共荣。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佛山迈进骋顿笔万亿城市行列,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南海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锚定创新引擎,以金融的“稳”与“活”促进地方经济的“兴”与“强”,持续为地区发展供给高质量的金融源头活水,写好“活”字经。
硬核战疫&苍产蝉辫;
党建引领 筑牢战疫“金融后盾”
争做金融纾困“排头兵”
助企惠民“领头雁”
今年以来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为深入贯彻落实“双统筹”决策部署,南海农商银行迅速出台《“战疫·暖企·助民”金融服务方案》,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支持困难行业稳定发展,制定纾困稳企、金融战疫、产物创新、服务配套四大类十二条措施,提供超百亿元专项资金额度,不断强化金融服务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挥金融“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据统计,在疫情期间,该行全力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部署,共支持218家防疫公司发放超82亿元防疫专项贷款,为2100多家公司发放约62亿元支小再贷款,为2300多户贷款客户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金额超290亿元,践行“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的责任与担当。
党群共建
勇担战“疫”社会责任
在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南海农商银行积极加强党群共建,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助力疫情防控与为群众办实事充分结合。今年以来,南海农商银行共计超过400人次的志愿者参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志愿服务,支援社区达104个,捐赠各类防疫和生活物资近2300箱,并向南海区红十字会爱心捐赠50万元抗疫物资,凝聚起共同守护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同时,该行借助强大的线上化服务能力,加强线上信贷产物开发,畅通移动缴费渠道,及时响应广大市民金融服务需求,切实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金融服务不打烊。该行在金融抗疫中的担当作为受到了省政府、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肯定,获省总工会授予2021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农合机构。
支持实体
服务实体 为地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助力佛山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作为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佛山提出打造制造业创新高地。在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持制造业公司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路上,南海农商银行走在了地区金融机构的前列。该行积极响应政府工作部署并出台措施,在未来叁年预留不低于100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此外,该行通过对接政府“扶持通”平台,率先推出“数字贷”系列专项融资产物,并成功发放南海区首笔“数字贷”贷款,其响应速度及推广水平在同业中均处于前列。据统计,该行存量制造业贷款余额超400亿元,贷款余额居地区领先地位。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南海农商银行始终以金融工匠的服务精神,近距离发掘地区匠人的金融需求,量身定制务实高效的金融解决方案,全力推动佛山制造业转型升级。南海农商银行创新推出“工匠贷”“科匠贷”产物,直达领域内领军公司和优秀人才,为其提供担保方式灵活、手续便捷、额度高达1000万元的贷款,助力匠人匠企打好“融资牌”。
专利变红利“知产”变资产
在2022年佛山市知识产权大会上,佛山提出了要全力打开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局面,让知识产权工作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直以来,南海农商银行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领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一是主动支持公司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先以单笔授信3000万元刷新佛山市内单笔最高知识产权授信金额;二是先行先试探索业务办理模式,成功发放佛山市内首笔“商标、专利、软着”叁合一质押贷款。截至2022年4月末,该行通过“政银知识产权宝”产物累计发放贷款客户超250户、贷款金额超23亿元,业务量居地区金融机构前列。此外,南海农商银行将在未来3年为佛山市内公司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200亿元,推动全市中小微公司、科创型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创设“一镇一品”服务机制
前段时间,负责西樵河岗工业项目土地整理和公共设施改造的某资产管理公司遇到融资难题。了解这一情况后,南海农商银行主动对接,精准施策,“扶上马、送一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授信,保证了项目如期推进。这只是该行深耕本地、服务实体的一个缩影。
自2020年起,南海农商银行创新设立“一镇一品”服务机制,为各镇街量身定制特色化、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推动产城融合发展。数据显示,南海农商银行已为南海区九江镇、里水镇、西樵镇以及叁水区西南街道量身定制“九融通”“里和通”“樵山通”“融通西南”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战略授信超570亿元,全面对接各大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深度覆盖区域内纺织、医卫、家具、陶瓷、医药、汽车等重点产业以及区镇两级重点项目,截至2022年4月末,已累计支持并完成授信项目86个,总授信超140亿元。
乡村振兴
创新有为 精准滴灌赋能乡村振兴
成立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为深入贯彻国家服务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的战略部署,南海农商银行专设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出台强化服务乡村振兴的“十七条”举措,从资源引导、涉农服务、乡村建设、居民生活、数字创新、机制建设六大维度指导乡村振兴工作。同时,该行还利用网点数量遍布城乡的地缘优势,专设乡村特派员做实做细乡村振兴工作,借助网格化营销力量,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每个村居、社区,通过数据融合、业务协同、管理联动等方式,以“小网格”撑起“大服务”。
全力支持乡村产业纵深发展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南海农商银行“引流”金融之水灌溉乡村全面崛起,让其步伐愈发从容且坚定。为响应佛山市政府对于村改大攻坚的号召,该行与南海区委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主动安排并启动500亿专项授信额度,用于支持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和产城融合项目建设,目前已实现七大镇街对接覆盖。
赋能本土特色产业,是南海农商银行乡土情怀的担当体现。该行与西樵镇政府签订金融授信战略合作协议,授信50亿元重点支持西樵“文旅+”产业建设,又与拥有深厚农业基础和美食文化的南海区进行预制菜产业发展授信签约仪式,授信总金额50亿元,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滋养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风口。此外,该行因地制宜创新推出多个专属金融产物,如针对本地多个特色乡村产业创新推出“纺织设备贷”“铝业优享贷”“美丽池塘贷”等产物;面向农业领域优秀公司和杰出人才,推出“农匠贷”产物,为农业匠人匠企送去更普惠的融资方案。
助力乡村数字金融建设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近年来,南海农商银行借助自身数字化转型成果积极探索乡村数字金融创新和信用体系建设。该行启动“海纳百村”整村授信项目,主动对整村居民进行批量授信,破解农村建房装修、教育、购车等消费融资难题,以深度的金融服务助力产业兴旺、农民致富、乡村更美。目前,该行“海纳百村”整村授信项目已涵盖佛山市近60条自然村,预授信人数近2.5万人,预授信金额超60亿元。同时,与区政数局合作建设“南海区政银合作示范点”实现超千项政务事务的在线办理,通过在网点布放230多台超级柜台并接入“粤省事”平台,推动40多项政务服务直接进村,实现掌上乡村行政服务一触即达,让金融服务进入智能“秒时代”。
绿色金融
点“绿”成金 逐浪绿色低碳时代
多维布局抢滩绿色金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国家全力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南海农商银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绿色金融发展纳入全行发展战略体系,致力成为区域内领先的“绿色银行”。为把绿色金融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该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路径。
在政策导向上,南海农商银行出台《绿色金融发展实施方案》,切实强化绿色金融发展规划指引,持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和意识,制定专项授信政策,引导资源向绿色领域倾斜。在机构职能上,该行成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配套绿色金融专业团队,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化建设。在产物创新上,该行积极运用绿债资金向绿色项目主体公司提供“清洁能源贷”“清洁交通贷”“绿色建筑贷”等系列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推出“绿色债权融资计划”协助绿色产业公司拓宽融资渠道,同时主动研发绿色金融系统,借助科技手段实现绿色业务智能化贴标,自动测算环境效益和碳排放,借助多维度的绿色信贷风险数据完善风险管理,促进绿色金融业务快速规范成长。
绿色金融发展硕果累累
作为大湾区首批环境信息披露试点机构,南海农商银行高质量完成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编制与报送工作,获得上级部门的一致认可和肯定。自推出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品牌以来,南海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四大支持方向、八大产物体系配套专项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公司和个人提供专业绿色金融服务。据统计,截至2022年4月末,南海农商银行绿色贷款累计发放超100亿元,在去年余额增速107%的基础上,增速对比年初超40%,绿色发展导向成效明显。同时,该行作为佛山市内首家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法人银行,积极募集资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投放资金近40亿元,为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做出积极贡献。
2022年3月,经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简称“广碳所”)认定,南海农商银行总行营业部成为大湾区首家农商行“碳中和”营业网点。这是南海农商银行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广东金融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目标的倡议》的重要实践。&苍产蝉辫;
站在“十四五”规划的新起点,南海农商银行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拥抱变化、锐意革新进取,不断创新金融服务和产物,以更多实际行动践行地方金融主力军使命,为佛山争当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注入更蓬勃的金融活水,为湾区建设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