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八项29条金融服务措施!这家农商行助企纾困“出真招”!

编辑: 发布时间:2022-07-01 作者: 来源: 浏览:2380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为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金融纾困政策落地,进一步强化地方银行的责任担当,安徽全椒农商银行出台八大项金融服务举措,并细化出29条具体措施。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于稳住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坚决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对于稳经济工作部署及安徽省联社贯彻落实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徽全椒农商银行制定出台了加强党的领导、调动内外资源、全力保障重点领域有效供给、助力消费市场复苏、做好接续融资安排、准确风险分类、优化考核机制、持续提升服务效率等八大项金融服务举措,并细化出29条具体措施,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金融纾困政策落地,进一步强化了地方银行的责任担当,以迅速有力的金融行动落细落实“稳大盘”经济政策,全面助力全椒经济稳增长。


01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与乡镇、村委会开展党建联盟共建,落实好相关政策,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服务。&苍产蝉辫;


02

完善工作机制

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压实责任、有序推进。


03

落实专门资源倾斜

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信贷资源倾斜和保障,全力加大加快信贷投放,计划上半年信贷投放净增10亿元,力争全年净增14亿元。


04

单列普惠小微信贷计划

充分评估疫情影响,努力实现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信贷余额持续稳步增长,力争全年新增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6.5亿元。


05

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

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的资金,将新增信贷资源优先投向小微公司。


06

全力做好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物产销的金融保障

围绕夏种秋收、粮食流通收储加工等全产业链,及时保障中央储备粮信贷资金供给,主动对接收购加工金融需求,力争全年累计投放粮食流通收储加工贷款2亿元。


07

全面精准对接“两新”公司

优化对接流程,努力提高对接成功率,真实解决高新技术公司和科技型中小公司的合理融资需求和金融服务,力争全年累放“两新”公司贷款3亿元。


08

支持个体工商户渡难关

深入开展“贷动小生意 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行动、支持个体工商户渡难关“六个一”专项行动。产物和政策及时上架“金服平台”,积极应对疫情对个体工商户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


09

做好煤炭等能源供应的金融服务

合理满足储备领域需求,保障电力煤炭等能源稳定供应。加大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支持力度,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


10

加大对物流行业金融支持力度

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运输物流公司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信贷审批流程。对于因疫情影响偿还贷款暂时困难的运输物流公司和货车司机,科学合理地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安排。


11

完善住房领域金融服务

贯彻落实《对于促进全椒县商品房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合理确定辖区内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最低贷款利率要求,更好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


12

加强对重点消费领域和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

创新“居保贷”产物,加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缴费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对医疗健康、养老托育、文化旅游、新型消费、绿色消费、县域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丰富汽车、家装等大宗消费金融产物,满足合理消费资金需求。


13

明确帮扶支持对象

明确纾困范围、建立客户清单,制定专项方案,“一户一策”精准帮扶,避免出现行业性限贷、抽贷、断贷、拒贷。


14

主动开展续贷服务

加强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公司融资需求的跟踪分析,主动提前开展接续融资信贷评审。通过展期、续贷、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帮助客户渡过难关。首次办理贷款临时性延期、展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


15

实施延期还本付息

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困难行业2022年底前到期的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倾斜,并适当放宽延期期限。办理延期时不得“一刀切”地强制要求增加增信分险措施。


16

完善个贷还款安排

对满足条件的个人客户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最长延期期限不超过3个月。


17

提供便利还贷方式

对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连续性强、有经常性短期循环用信需求的公司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积极推广“随借随还”的贷款模式。


18

用好地方纾困政策

积极利用好各级政府推出的纾困帮扶基金、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财政奖补等政策安排,加大对因疫情暂时遇困行业公司的金融支持,同时做好宣传走访。


19

准确实施贷款分类

对第14、15条实施延期的贷款,在延期过程中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不单独因疫情因素下调贷款风险分类,不影响征信记录,并免收罚息。


20

提高行业不良容忍度

在受疫情影响的特定时间内适当提高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幅度不超过3个百分点。


21

及时报告调整情况

及时将有关不良贷款容忍度管理制度调整情况书面报告监管部门。


22

坚持实质性风险判断

针对确因疫情受到短期影响导致贷款逾期,但长期趋势向好的公司及个人客户,合理强化征信权益保障。


23

落实尽职免责制度

对小微公司贷款不良率符合监管规定的分支机构,可免除或减轻相关人员内部考核扣分、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责任。


24

优化制度操作流程

针对不同需求的客户,采取多种措施,缩短审批时间。实行限时办结方式,对常规授信业务,原则上前台开展调查后3日内完成授信审查审批。启动“移动办公”方式,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提高工作效率。


25

强化宣传引导

主动通过公告、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宣传屏等形式宣传延期还本付息、续贷、减费让利等金融助企纾困政策。


26

适当减免服务收费

严格落实“七不准、四公开”政策,按照“应降尽降、应免尽免”的原则,对账户管理、票据业务、转账汇款、银行卡刷卡收单、础罢惭跨行取现等服务,落实降低、减免手续费的优惠政策。


27

创新服务方式

对受疫情影响无法线下办理的业务,可通过线上视频调查、“双录”等方式,收集业务影像资料,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办理贷款发放,待防疫管控措施解除后,补充办理抵质押登记等线下手续。


28

多平台同时发力

发挥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供应链票据平台、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作用,便利小微公司融资。


29

扩大再担保业务覆盖面

发挥好农业信贷担保作用,强化涉农信贷风险市场化分担和补偿。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公司、个体工商户,加强政银担合作,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覆盖面。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