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近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中华合作时报首家“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媒体观察点”授予青州农商银行,与此同时,山东首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研究院”也在该行揭牌成立。
青州农商银行与中华合作时报社、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有利于全方位推进普惠金融的理论研究、具体实践、经验总结,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青州经验”,探索新时代农商银行发展的“新路径”。
近日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华合作时报首家“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媒体观察点”授予青州农商银行。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与青州农村商业银行共同设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研究院”。
青州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光学出席活动并致辞,任光学强调,高端智库、权威媒体与地方金融主力军的强强联合,一定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组织优势和行业优势,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融资需求,为青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库支撑和资金支持。政府有关单位要积极参与,加强政策引导,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推动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适度竞争、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为今后各类研学活动开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提供更有效的保障,营造互惠共赢的良好局面。
潍坊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主任范晓明在致辞中提出了叁点要求,青州农商银行一要持续深化与合作单位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学校理论支持、银行具体实践、媒体总结宣传的同向发力机制;二要紧扣地方党委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助力高品质数字农业发展,倡树文明乡风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叁要依托两大平台强化理论引导、注重实践总结,创新紧跟群众需求的金融服务和产物,持续提升服务的覆盖面、便捷度和可得性,全力打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为同业服务乡村振兴提供“青州经验”,为潍坊长远发展赋能备力。
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张志元在讲话中表示,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产业振兴,金融活,产业兴。乡村振兴需要更深度的金融服务、更有力的金融支持、更广泛的金融协同。要充分依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研究院”智库平台,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打通政府、高校、公司、金融机构之间的通道,为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源泉。要相向而行,优势迭加,破除“政、产、学、研、金、服、用”之间的结合壁垒,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基础保障。要模式优化、机制创新,赋予研究院强大的活力,行稳致远;要协同发力、并驾齐驱,希望在各方大力支持下,共同为青州乡村振兴事业泼彩添墨。
中华合作时报党委委员、副总编辑刘小萃在讲话中指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媒体观察点”是媒体和农信机构信息联络、交流的平台和机制。观察点设在青州农商银行,将持续总结该行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全国农信机构助力乡村振兴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并将观察点打造成经验总结、成果分享、案例推介、趋势前瞻、创新指导、行业交流的平台,重点挖掘农村金融机构在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创新与探索,为推动我国农村金融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汇聚农金智慧、凝聚农金力量。
青州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杰在讲话中表示,该行将着力推动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创出全省普惠金融示范区建设新水平,真正将金融普惠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扎实推进“金融+”系列工程,实现金融资源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创业就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重大领域深度融合、互促相长,为青州千年古城新崛起贡献金融力量。组织干部员工开展研学活动和继续教育,在学习中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在实干中锤炼本领、担当作为,擦亮“有责任、有情怀、有温度”的服务品牌,在助推青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农商担当。
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支撑,实现共同富裕更需要携手奋进。《中华合作时报》是专注服务于中国“叁农”事业发展的国家级专业媒体;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是从事产业发展理论和政策的研究机构;青州农商银行作为当地从业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是地方金融的主力军。青州农商银行与中华合作时报社、山东财经大学产业发展研究院责任使命共融、资源优势互补。深化战略合作,有利于全方位推进普惠金融的理论研究、具体实践、经验总结,能够产生一批原创性、基础性的理论成果;创新一批惠民生、促发展的产物服务;提炼一套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做法,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青州经验”,探索新时代农商银行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