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打造“党建联合体”!看这家农商行“五联五融”工作新模式

编辑: 发布时间:2022-11-09 作者: 来源: 浏览:123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需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内蒙古林西农商银行围绕全县农牧业产业发展布局,创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惠农信”金融服务党建联合体,创新“五联五融”工作模式,聚焦“组织联建、政银联合、产业联兴、人才联用、多方联动”,推动“党建、业务、产业、人才、信用”融合共促,有效导引红利政策、金融资源、产业资源直通农村金融服务一线,全方位满足了县域广大农牧户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为激发党建引领业务发展新能量,适应“叁农叁牧”发展新需求,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效能,内蒙古林西农商银行围绕全县农牧业产业发展布局,创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惠农信”金融服务党建联合体,通过创新“五联五融”工作模式,聚焦“组织联建、政银联合、产业联兴、人才联用、多方联动”,推动“党建、业务、产业、人才、信用”融合共促,将金融服务融入乡村振兴和农牧业现代化发展大局,努力打造党建融合发展、多向赋能新格局,走出了一条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组织联建

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共促


为打造富有生机活力的党建联建新模式,林西农商银行党委与当地政府党组织融合共建、有效对接,建立“组织相加、工作相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的党建引领机制,全面围绕“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部署开展工作,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2022年3月,林西农商银行与县委组织部签订《林西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惠农信”小额担保(信用)贷款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县委组织部建立担保金机制,林西农商银行提供10倍以内授信额度,全力为县域村党组织领办、创办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村办公司)、党员、人才示范户等提供资金支持,示范带动各类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真正把党建融合的“红色资源”转化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能量”。


政银联合

推动金融服务融合升级


2022年5月,林西县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融惠农信”金融服务党建联合体成立大会在林西农商银行召开,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县财政、农牧、林草、自然资源、乡村振兴、工科、文体、人社、市场监管、税务、公安、检察院、法院等职能部门以及11个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林西农商银行与县委、县政府签署《林西县现代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融惠农信”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林西农商银行将单列5亿元肉牛产业贷款专项资金,采取银行降息和政府贴息的方式,有效降低养殖户融资成本,助力乡村振兴和农牧民增收致富。


同时,为切实把党建联合体释放的优势转化为“为百姓办实事”的强大动力,林西农商银行积极健全“党建联合体”常态化共享共建运行机制,通过各部门的党建联建,着力构建“平台、资源、信息、科技、服务“五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联兴

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


针对林西县主导和特色产业区域性发展特点,林西农商银行切实把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重点领域,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林西农商银行以林西县统部镇活畜交易市场作为党建联合工作切入点,采取驻点定期办公方式,联合建立党员先锋岗,围绕统部活畜交易市场主体和产业链发力,对市场主体、养殖户、牛经纪人等群体重点支持,对50万元以下的贷款需求原则上采取信用方式授信;对大额资金需求引入活畜抵押、股权质押等创新信贷产物,灵活采取多种方式授信,破解养殖大户在标准化棚圈建设、饲草储备、防疫等环节的资金需求难题。


截至目前,林西农商银行累计投放各类牛产业贷款7.01亿元,带动2081户从事牛产业,带动统部镇增加牛存栏6.19万头,农户增收5200万元,其中对统部镇活畜交易市场采取股权质押方式授信960万元,用于市场经营周转,向养殖户(牛经纪人)授信521户,金额2.51亿元。


人才联用

推动金融人才融合共育


为解决乡村振兴战略中缺人才、缺资金的瓶颈,林西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双向挂职”政策,将金融服务工作与乡镇、街道各项重点工作有效衔接、有机融合。


林西农商银行组建叁支金融服务队伍:


第一支是选派支行负责人以挂职的方式担任乡镇长助理队伍;


第二支是选派客户经理兼任村(社区)金融助理队伍;


第叁支是“农村普惠金融协助管理员”队伍,由各乡镇(街道)选派的村(社区)“两委”干部兼任。


同时,林西农商银行按照方案要求,加强叁支金融服务队伍的融合共建,定期参加相关联席会议和各类活动,增强互信了解,有效对接支农支小工作,协作共进,共商解决方案,为辖区产业经济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此外,林西农商银行基层金融服务队伍在与乡镇党委、村支部对接的过程中,积极融入乡村环境治理,通过座谈走访等了解相关情况,以支持林西县福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切入点,结合公司缺少抵押物的实际,以保证方式降低融资条件,为公司注入资金300万元,帮助公司进行技术和生产工艺改造,提高牛产业粪污处理能力,年处理养殖粪污17万吨,该公司颗粒化肥年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27个,实现了多向共赢。


多方联动

推动“信用+”融合共建


信用环境是构成金融生态的重要因素。为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林西农商银行联合多方力量,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推进“信用+”融合共建。


一是联合开展信用村镇评定工作。2020年以来,林西农商银行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林西县支行、林西县金融工作办公室及各乡镇党委政府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工作,并对信用村镇实施利率优惠及产业项目信贷资金倾斜政策,利率优惠高达0.6个百分点。截至目前,林西农商银行共推荐评定信用乡镇5个、信用村49个,行政村覆盖面达到47%,成为县域金融系统信用村镇建设的领头雁和主力军。


二是建立信用培育基地。林西农商银行有关领导与林西县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及中国人民银行林西县支行、当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共同到统部镇板石房子村,为全县首家信用培育基地揭牌。


叁是创建征信主题公园。林西农商银行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林西县支行建立征信主题公园,宣传征信知识,提高全民征信意识。多年来,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林西农商银行搭建起“政银对接、普惠共荣”的合作平台,对优化全县营商环境、带动金融生态全面好转、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随着信用村镇评定工作深入推进,全县农村信用环境得到持续改善,广大人民群众重信、守信、践信的思想观念更加稳固。


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需要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林西农商银行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共建共融工作机制,以“五联五融”工作模式为发力点,有效导引红利政策、金融资源、产业资源直通农村金融服务一线,全方位满足了县域广大农牧户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有力“贷”动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