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今年以来,广东农信坚定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市场定位,制定出台一系列文件,多措并举引导各农商行服务实体经济、稳经济大盘工作,助力地方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截至2023年2月末,广东农信发放实体经济贷款余额6431亿元,占各项贷款的75.85%;小微贷款余额479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56.35%;制造业贷款余额167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19.74%。
出台“20条措施” 精准服务制造业发展
广东农信印发《广东农信对于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20条措施,聚焦制造业重点领域客群金融需求,提出农信系统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塑造未来产业、集群行业重要主体做大做强做优、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等“五项”重点任务,明确未来叁年在全辖投放到制造业领域的信贷资金超过6000亿元,持续加大对制造业公司信贷支持力度,促进金融产物创新,优化金融服务质效,精准支持省、市、县制造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高质量发展,确保制造业贷款增速显着高于各项贷款增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持续增长。
截至2023年2月末,广东农信制造业贷款余额1679亿元,占各项贷款的19.74%,同比增速12.16%。
全力推进“户户通”工程 赋能乡村振兴
广东农信深入推进“广东农村金融(普惠)户户通”,创新开发支农支小特色金融产物800多个,发放“叁农”贷款余额3924.75亿元,构建“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乡村服务格局。
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下沉乡村。广东农信推动各市县农商行实行党组织党建共建、乡村金融特派员进村、政府服务自助机投放、叁资平台财务系统对接、整村授信“五个一”工程,出资投放政府服务自助机2.02万台;派驻2.84万名乡村金融特派员进入2.34万个行政村(居),并对1.5万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2939亿元。
支持农产物稳产保供。聚焦春耕备耕、粮食和重要农产物保供等重点领域,广东农信积极对接“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五大工程,创新多个信贷产物,累计发放贷款超过350亿元。
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广东农信制定《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金融服务方案》,支持全省产业园贷款余额521亿元,入园主体4803家。落实全省“预制菜产业十条措施”,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以全产业链为场景,满足种植端、仓储端等环节融资,累计发放“陈皮贷”10.65亿元。推出“兰花贷”产物,发放兰花行业贷款6.70亿元。针对性推出“美丽池塘贷”等专属产物,发放渔业产业贷款48.68亿元。
认真落实扶持政策 助企纾困发展
广东农信积极落实助企纾困措施,优化服务机制,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支持创业就业。广东农信用好用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业担保贷款、妇女创业贴息贷款等扶持政策,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就业。推动广东“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就业工程金融服务,累计发放贷款超132.2亿元。落实首贷贴息政策,2022年以来拓展首贷户3090户,授信金额125亿元。
延期还本付息。广东农信为存在临时性经营困难的中小微公司接续融资9.07亿元。
实行减费让利。今年以来,广东农信共向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公司减免服务收费8926万元,惠及客户10万户。
开展总对总合作 共促实体经济发展
广东农信强化与省直部门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引导各农商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与省农业农村厅签订《你帮我、我帮你、共促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园建设、预制菜产业发展、乡村振兴融资风险补偿资金等重点工作。
广东农信与省政数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数字政务、数字科技领域合作,推动“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投放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累计服务群众超1600万人,成为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工作之一。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有力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与省税务局联动推广“税易贷”数字化产物,累计授信1469户、授信金额7.4亿元。与省医保局深入开展医保领域政银合作,作为全省首批银行率先接入国家医保信息平台,主动服务地方医保资金清算。深化与省级公司、平台合作,与粤财控股、粤科控股、广发证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资源共享与金融合作。
上一篇:福建农信为林业发展架起“致富桥”
下一篇:“农信号”航班,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