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云南大理农商银行:“信用体系建设”新模式撬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编辑: 发布时间:2023-08-08 作者: 来源: 浏览:2001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七月的大理,苍山杜鹃漫山盛放,目之所及色彩斑斓。万顷洱海碧波荡漾,浩渺无极,无数游客慕名而至。大理旅游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旺季高峰期,大理农商银行抢抓旅游业蓬勃兴起的黄金机遇期,运用“信用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文旅”金融服务新模式,逐“旅”前行,撬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贷”出新市民的美好生活


夕阳的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洱海湖面上,把梵宿客栈映衬得格外富丽堂皇。客栈老板常志平难掩兴奋之情:“感谢大理农商银行的支持,帮我渡过了难关,让我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助力文旅产业跑出“加速度”


2019年10月,来自辽宁大连市的常志平在大理市挖色镇打造了精品民宿客栈。开业之初就遇到了疫情,叁年疫情,客栈虽没亏损也只是勉强支撑。2023年,后疫情时代来临,带动旅游业驶入了快车道。面对大好形势,常志平却愁眉紧锁,叁年的损耗导致客栈周转资金面临缺口。大理农商银行信用体系建设小组在走访服务中了解到这一情况,针对他作为新市民无有效抵押物的实际,主动为他匹配融资方案,发放200万元“农担贷”,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有了金融动能的加持,常志平经营的梵宿客栈由奔跑转为领跑,在携程网大理州地区排名前十,平均入住率达95%以上,年收入预计达到1200万元,同时也为当地村民提供20余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大理农商银行主动把“新市民”纳入信用体系建设范畴,实施“白名单”管理,定期走访对接,为新市民中的文旅客户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开好金融“处方”,打通融资难、融资贵、担保难的“中梗阻”。截至6月末,为新市民发放贷款10.6亿元,惠及5455户。


“贷”动非遗文化的灿烂前景


走进蓝续扎染坊,仿若走进童话世界,苍山彩云、洱海浪花、花鸟虫鱼等图景铺陈了扎染的海洋。扎染,是流传于云南大理白族民众中的一种古老染织技艺,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助力非遗文化走出大理走出国门


蓝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张翰敏是一名巾帼女杰,为留住传承下来的古法扎染技艺,也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扎染认识大理、感悟自然。2013年,张翰敏毅然决然从北京辞职,回到周城做扎染,资金难题成为她创业路上最大的“拦路虎”。大理农商银行信用体系建设小组针对她作为女性创业带头人的身份,为她量身配置了“苍洱巾帼贷”产物,此款产物主要针对获得全国、省、州、市表彰的先进女性和女性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以“所获荣誉的级别”为参照系数给予相应贷款利率优惠,有效激发了广大妇女创业创新的活力。


在大理农商银行50万元信贷资金的支持下,蓝续已同20余个国际品牌进行合作,成为乡亲们就业增收和精进技艺的平台,带动就业超3000人,指尖经济和非遗文化共同“飞针走线”,织成了乡村振兴的绚丽扎染。截至6月末,大理农商银行发放“苍洱巾帼贷”5070万元。


“贷”来农旅融合的崭新路子


刻印着“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的青石伫立在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的环湖路上,习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犹在耳畔。青石边的农田里,何利成正在辛勤劳作,长势喜人的稻谷和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绘制出一幅宜居宜业的乡村新图景。


结合当地资源禀赋助力发展农业观光产业


何利成是古生村人,从小就跟随父亲在洱海边打渔,在推动洱海保护的历史进程中,他经历了禁止机动渔船捕鱼、网箱养鱼以及洱海保护客栈关停等困难时刻。何利成每遇难关,都能看到大理农商银行的身影,一路扶持他破困局、创新业。


大理农商银行在信用体系建设中,了解到何利成流转土地发展绿色高附加值农业观光产业自有资金不足,在对项目充分评估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向何利成发放50万元贷款,支持他种植生态大米、绿色油菜籽等农产物。经过不懈努力,何利成从渔民成功转型为种粮小能手,被古生村科技小院聘为讲师和各大高校实践活动辅导员,古生村口的七彩稻田,成为了着名网红打卡地,为洱海流域乡村经济发展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展望未来,大理农商银行将勇担“乡村振兴领军行”的使命,以十足含“金”量促进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把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到文旅产业的“毛细血管”,润泽叁农大地。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