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我当时几乎‘弹尽粮绝’,资金压力非常大。幸好有重庆丰都汇丰村镇银行的支持。”重庆盛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赢农业”)负责人邓亚莲谈起创业路之艰辛很是感慨,如今,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她的油桐种植规模达4500亩,在丰都地区首屈一指。
多年来,重庆丰都汇丰村镇银行致力于通过金融工具有效引导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公司迭代生产方式、革新经营模式,兼顾增产增收与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村经济向“绿”而行。
邓亚莲的成功转型,便是该行助力涉农公司绿色发展的真实写照。
邓亚莲向记者讲述,在种植油桐之前,她经营一家砂石开发公司。从事砂石开采几年后,她眼看着矿山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心中生起了“转行”的念头。
“采矿是资源消耗型产业,对生态造成破坏且不可持续。我也有小孩,有时候我就想,等到他们长大了,我们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于是,邓亚莲开始关注绿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深入调研许多绿色转型行业,结合这块土地的土壤特质,最终将绿色转型的方向锁定在油桐规模化种植领域。这是因为,除了经济价值的优势外,油桐还是保水固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的优良树种,具有优良的土壤改良能力。
去年4月份,正值油桐挂果时节,邓亚莲的种植基地漫山遍野尽是绿油油的油桐树,挂果整齐饱满、植株长势喜人。
看着这满眼的油桐,邓亚莲心里五味杂陈。虽说油桐市场缺口较大,基本不愁销路,但油桐种植2年才开始结果,4至5年进入盛产期,8年后才步入高产期,前期投入大、回本周期长。
创业初期,邓亚莲的公司整治自有荒地荒山2000余亩,为了达到种植规模,邓亚莲又租赁农民撂荒的耕地2500余亩,涉及土地流转户数达800余户,仅土地整合改造这项工作就耗时一年多。此时,盛赢农业已实际投入资金超过1000万元,手头的流动资金开始告急。
“流动资金一旦出现问题,不光是公司经营会出现困难,这叁镇五村九组的800余户土地流转户的收入也要大受影响。”回想起当时的窘境,邓亚莲仍心有余悸。
重庆丰都汇丰村镇银行得知盛赢农业遇到的资金困境后,迅速组建助企小组,由行长亲自带队来到油桐种植基地实地调研,随后为其提供了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盛赢农业见到邓亚莲的时候,看到她布满老茧的双手,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位务实能干的公司家的创业决心。”重庆丰都汇丰村镇银行行长张彬向记者表示,该行支持盛赢农业,不仅仅看重它是当地知名的绿色环保公司,更重要的是,它盘活了撂荒多年的耕地,涉及800多户土地流转户的收入和200多名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天有不测风云。当年7月份,正值桐子生长茂盛期,丰都县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和不同程度的干旱,造成10%的油桐树死亡,脱产无收,直接经济损失近300万元。
重庆丰都汇丰村镇银行第一时间来到盛赢农业,凭借十余年深耕农村金融的经验,提出开展林下经济和增建给水装置的建议。不仅如此,该行还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并主动为其申请调降利率,帮助其降低融资成本。
1年后的今天,当重庆丰都汇丰村镇银行助企小组再次来到油桐基地时,已是满目新绿。1万多株新苗已补种成活,如今又结出一颗颗翠绿的果实。
不仅如此,在该行开展林下作业的积极建议及流动资金的支持保障下,邓亚莲又拓展了林下经济作物的种植品类和规模,新增辣椒、南瓜、黄豆等数百亩种植基地,预计半年可以回款创收,以“短”补“长”,成为油桐漫长回报周期的有效补充。
如今,那坑洼突兀的矿山早已成为历史,漫山遍野的油桐树滋润了空气、富足了百姓,邓亚莲的这家绿色小微公司,不仅“活”了下来,且活得有滋有味、光芒四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