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贵州黔东南农信写好新农主体“四字诀” 奋力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编辑: 发布时间:2023-12-01 作者: 来源: 浏览:1796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我们年初就和农户签了协议,公司会提供谷种和技术,稻谷收成的时候我们就上门收购,农户的钱包有了保障,大米的品质也有了保障。”黔香米业公司负责人一边组织员工加工收购的稻谷一边说道。


贵州省施秉县黔香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集稻谷种植、收购、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公司。在施秉县铜鼓村、伍旗村、上翁哨村等建立优质稻谷种植基地2.5万亩。自2015年以来,贵州施秉县农信联社累计向该公司发放贷款3220万元,大力支持该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支持农业龙头公司既是金融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鲜活实践,更是贵州黔东南农信服务“叁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按照省联社对“六大客户”分类精准服务要求,2022年11月,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下发《黔东南农信社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指导意见》,将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同“和美乡村”紧密结合起来,扎根农村、情系农民、服务农业,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不断谱写乡村振兴发展新篇。


写好“实”字诀

建立保障支撑“叁级制”


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叁级服务体系。即: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成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服务指导;各行社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明确责任领导、部门、人员抓好具体日常工作;各网点按照“叁社联建”工作要求,组建“财务辅导员”和“金融服务员”队伍,提供常态化金融服务。


叁级服务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水平和获得信贷能力,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写好“走”字诀

做实金融服务“一对一”


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指导辖内行社以普惠大走访、“金融夜校”为抓手,主动进村寨走农场、进园区访公司、进田间问农户,从源头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最新生产经营情况,提供“一对一”金融服务;同时,重点向特色农业和“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等特色产业倾斜,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农业生产经营资本的有效转化,拓宽农村地区融资渠道,持续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方便、灵活、高效”的服务。


今年以来,黔东南农信走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48万户,开展“金融夜校”5419场,惠及13.91万人,以实际行动将初心使命融入“新农主体”各项工作中、融入日常点滴里,持续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


写好“活”字诀

按下产业发展“快捷键”


省联社黔东南审计中心始终坚守服务“叁农”初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按照“宜企则企、宜社则社、宜户则户”原则,指导辖内行社坚持精准按需“施肥”,在大量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农村工作的重难点,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健全产业链条等方面,确保有发展愿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需求满足率100%,切实解决贷款“难”问题;督导辖内行社加大线上金融服务力度,大力推广“黔农别贷”“便民快贷”“乡情贷”等无接触式金融产物,坚决扛稳帮扶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截至目前,对全州1.48万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走访全覆盖,建档面达100%,贷款余额22.31亿元,较年初增加1.51亿元,有效带动6.63万人就业。


写好“优”字诀

确保服务就在“家门口”


为提供“方便、灵活、快捷”的金融服务,黔东南农信持续提升结算服务水平,利用移动展业设备开展上门服务,真正把“银行”搬到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门口;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便民渠道建设,按照“一站式、多功能、综合性”的总体规划,建设打造集村务、政务、商务等为一体的升级版“黔农村村通”金融综合服务超市,通过在“金融超市”和“黔农云”平台上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质农副产物、开展“黔农云”直播带货等方式,不断拓宽农产物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帮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实现增收。


截至目前,黔东南农信支持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公司115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5个。下一步,黔东南农信将继续探寻“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路径,以打造“叁社联建”“多示范多样板”为抓手,持续帮助农业龙头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增产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贡献农信力量。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