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近年来,浙江宁波农商银行系统强化党建引领,通过找准金融层面助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让更多“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实体经济,积极融入地方改革发展大局,乘数字之风,创模式之新,筑实干之基,存贷款规模稳步增长,突破万亿元,位列全市银行业第一。
乘数字之风 赋能“三农”跑出加速度
如何解决为“叁农”提供切实金融服务和难以有效触达各类“叁农”主体,尤其是小型主体之间矛盾问题成为各金融机构的难题。宁波农商银行系统充分发挥人缘、地缘优势,强化政银合作,获取尽可能完善的“叁农”数据,以数据激发金融服务触达效率。
其中,辖内余姚农商银行与余姚市委宣传部、大数据局联合开发“道德银行”系统,已覆盖当地21个乡镇(街道)、261个行政村,归集辖内超25万农户的多维度信息,并将数据细分到余姚全市261个行政村、1244个责任网格中,便于对“叁农”主体的精细化服务管理,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全覆盖。
在通过政银合作高效触达“叁农”的同时,宁波农商银行系统还通过完善普惠建档、施行差异授信等措施,更全面精准地服务“叁农”。在数据体系支撑下,解决农户最普遍的融资需求,借助村内“关系人”剔除风险因素后,实现“整村授信”;此外,通过大数据整合需求模型,提炼客户需求清单导入员工的“展业笔础顿”,实现精准走访、精准对接、精准服务。
在数字化支持下,宁波农商银行系统持续发挥乡村振兴主办银行作用,推动“5年1000亿元”信贷支持乡村振兴计划,截至11月末,宁波农商银行系统涉农贷款余额1793.26亿元,比年初增加190.12亿元,增幅11.86%。
创模式之新 助推个体工商户发展
为支持和引导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宁波农商银行系统创新推出个体工商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个体工商户以知识产权进行质押获得融资,以降低融资门槛和融资成本。
同时,宁波农商银行系统加强政银合作,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精准采集个体工商户信息,根据其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个性化、差异化信贷支持;助推异业“合作”,对于个体工商户经营难点,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探寻共富模式。辖内奉化农商银行以当地溪口雷笋地理标志作为质押权,帮助竹笋制品个体经营户解决融资难题的同时,积极促成零食门店与竹笋制品个体经营户开展异业合作,带动个体工商户与当地笋农共同致富。
此外,宁波农商银行系统聚焦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依托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经营状况、地方特色等信息,梳理宁波各地“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因地制宜推行“知识产权质押+银行贷款”金融服务模式。如辖内宁海农商银行与区域公共品牌“宁海珍鲜”建立战略合作协议,对入选“宁海珍鲜”的门市部、专营店、特许经营店等经营主体实行利率优惠。
筑实干之基 助力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宁波农商银行系统聚焦政策落实,用好用足央行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持续推进“小微公司工程叁年行动计划”,加强小微公司首贷、续贷、信用贷投放,截至11月末,宁波农商银行系统小微公司贷款余额达3092.04亿元,比年初增加507.71亿元,增幅19.65%,拓展普惠小微首贷户10181户。
同时,宁波农商银行系统聚焦多方协同,强化政、银、担叁方协同,累计拓展“薪资保”客户1454户、金额60亿元,惠及公司员工13万人,为公司争取贴息资金1.7亿元;拓展“微担通”公司1.8万户、金额273亿元,比年初增加6305户、金额71亿元。
此外,宁波农商银行系统聚焦精准投放,全面构建“专精特新”公司支持体系,截至11月末,已支持“专精特新”公司371家、金额72亿元;支持个体工商户5.9万户、金额4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