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农”字当头深耕“希望田野” 吉林农信为春耕生产施足“金融底肥”

编辑: 发布时间:2024-03-28 作者: 来源: 浏览:2308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物稳产增收的关键。当前正值春耕备耕之际,勤劳的农民已开始采购农资、维修机械、平整田地,广袤的黑土地将迎来新一季的耕耘。


为保障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吉林省农信系统在吉林省农信联社的带领下,坚决扛稳金融支持粮食稳产保供责任,深入实施“强农兴农金融赋能行动”,围绕“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聚焦“叁农”重点领域,主动摸排资金需求,积极创新信贷产物,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做到资源优先安排、贷款优先发放、服务优先满足。目前,全省农信系统累计投放备春耕生产贷款150.2亿元,同比增加11.9亿元,切实发挥了服务“叁农”主力军和“乡村振兴主办行”作用。


走访对接 摸排“农情”


吉林省农信系统把支持农资供应公司作为服务春耕生产的重要领域和方向,持续加强走访问需,切实加大金融供给,保障农资生产稳定供应。


吉林省友禾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禾肥业)成立于2010年,目前拥有两条现代化全自动智能肥料生产线,依托中国科学院化肥配方专利使用权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打造了宝地丰、友禾丰田等系列化肥品牌,畅销东北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逐渐发展成为长春地区规模较大的化肥生产商。随着经营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市场需求高涨,流动资金不足成了友禾肥业正常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双阳农商银行在开展“千名行长进万企”走访问需活动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建金融服务专班,由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全程对接,制定专属信贷服务方案。考虑化肥生产公司生产具有季节性使用资金的情况,以循环额度方式为其授信2000万元,仅用十天时间,就完成了从受理借款申请到贷款发放的全过程。在资金的支持下,友禾肥业开足马力生产,为春耕生产施足“金融底肥”。


为全力保障春耕生产,吉林省农信联社坚持高位推动,早谋划、早准备、早部署,从2023年四季度开始就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出台多项指导性文件,指导全省农信系统52家农商银行、农信社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单列信贷投放计划,开展走访对接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切实做到早投放、快投放、多投放。同时,吉林农信系统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变“坐商”为“行商”,真正做到把身子俯到基层,把服务送到村屯,积极组织开展整村授信、“双基优储”“党建+金融”系列活动,客户经理队伍持续深入传统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小微公司等各类经营主体,走访需求、讲解政策、主动授信。截至目前,吉林农信系统全面完成9198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工作,覆盖面达100%,预授信129.1万户、金额535.1亿元;涉农贷款余额1983亿元,其中粮食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4.5亿元,比年初增加6.8亿元。


创新产物 满足“农需”


走进前郭县长龙乡苇芦山村宏大农民种植合作社,农民正在忙碌着调试农用机械,为春耕生产蓄势待发。


据介绍,该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办,流转土地373垧,主要从事玉米规模种植。在合作社成立之初,由于缺少周转资金,导致无法正常生产经营。了解情况后,郭尔罗斯农商银行主动上门对接了解该合作社的融资需求,积极推荐“红领贷”专属信贷产物,启动快审、快贷程序,第一时间发放贷款80万元,保证了合作社正常生产经营。在该行的资金支持下,该合作社实现了分红780万元,有效带动160户村民致富增收。


“红领贷”是吉林省农信联社针对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公司)创新开发的一款专属信贷产物,可用于经营发展中流动资金周转和固定资产采购。吉林农信系统面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宣传推介,执行优惠利率,受到了客户的广泛好评。


2023年以来,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吉林省农信联社大力推动“银行+”战略,持续深化“银政”“银企”“银担”等多领域业务合作,与省委金融办、省农业农村厅、省农担等单位联合搭建助农服务平台,依托金融科技赋能,研发专属产物、对接系统平台、创新服务模式、搭建金融场景,实现信息联通、数据共享,形成了“政银企担”联合支农长效机制。同时,针对传统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涉农经营主体融资需求,创设“吉农云”涉农产物体系,针对黑土地保护及盐碱地治理经营实体,推出“吉农—黑金贷”专属信贷产物;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经营主体,推出“吉农—良田贷”专属信贷产物;针对粮食流通领域粮贸公司,创新数字化粮食云仓信息监管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推出“吉农别粮通”专属信贷产物;针对物资流通领域,“两社融合”推出“吉农—供销贷”专属贷款产物;针对传统种植养殖农户等小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出纯信用、线上化快贷产物“吉农—融别贷”;加强“银担”合作,拓展增信渠道,推出“吉农—易担贷”产物。


提高质效 不误“农时”


“现在贷款真是方便又快捷,动动手指钱就到账了!”公主岭市十屋镇辣椒种植户杨女士感慨地说。


杨女士今年承包了130亩土地种植辣椒,并与一家代加工厂签订了辣椒收购协议。就在春耕之际,她发现流动资金不足,一时间犯了难。公主岭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走访对接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经过深入了解和认真调查,杨女士符合“吉农—融别贷”准入条件。客户经理现场指导杨女士在手机上在线申请贷款,并利用移动工作台快速审批了贷款申请,30万元贷款资金当天发放到位,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


针对春耕生产农时短、资金需求急的特点,吉林省农信联社强化科技赋能,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信贷系统,实现对客户信息全面管理维护,综合运用人工判断和大数据风控智能分析相结合的技术进行审查审批。依托该系统创新推出具有免抵押、免担保、纯信用特点的“吉农—融别贷”线上贷款产物。客户使用吉林农信手机银行即可完成线上申请、线上签约、线上还款,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足不出户”办理贷款。截至目前,吉林省农信系统累计发放“吉农—融别贷”62.7亿元,余额144.4亿元,支持农户12.7万户。


吉林省农信系统充分发挥“千军万马+金融科技”优势,在打通线上金融服务渠道的同时,持续提升线下服务质效,让农民春耕融资更便捷、更高效;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开辟“快捷通道”、设立“绿色通道”,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符合放贷条件的春耕备耕生产资金需求,优化办贷流程,执行优惠利率,提高审批效率;大力推进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信贷系统、移动展业平台等工具推广运用,客户经理队伍主动“送贷上门”,努力让客户“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转变。同时,吉林农信系统不断加强农村助农服务站的建立和基础服务设施的维护升级,加大自助设备的布设和维护力度,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和金融服务环境,全面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存、取、缴、汇等基础金融服务。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