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刚到饭点,江苏省常熟市辛庄镇张家桥村的“幸福食堂”就飘出一阵饭香。
走进食堂,刚出炉的餐食热气腾腾,陆续到来的老年居民端着餐盘,排队挑选中意的美食。张阿姨是“幸福食堂”的常客,她和老伴几乎每天都会准时来到这里用餐。
近年来,辛庄镇围绕老年人“舌尖上”的需求持续发力,不断强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供给,提升助老服务质量。
张家桥村是老年人口比重偏高的村,该村60岁以上老人占比39%。2024年,张家桥村“幸福食堂”刚建成时,常熟农商银行张桥支行就向村里表达了金融助力的意向,并联动总行部门组建专业团队,深入了解“幸福食堂”和老年人的金融需求,为其量身定制账户结算、笔翱厂收单等专属金融方案。常熟农商银行快捷的结算系统以及随叫随到的服务为“幸福食堂”省了不少事。
“我们在‘幸福食堂’用餐,既可以使用现金,也可以使用银行卡或移动支付,十分方便。”张阿姨说道。
今年以来,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客群,尤其是解决高龄老人的支付难题,常熟农商银行还积极参与常熟市委组织部开展的“海棠里·幸福食堂”共建项目,成功拓展常熟市首个乡村“智慧食堂”。
常熟农商银行依托金融科技,自主开发的“智慧食堂”系统可以提供多种便捷支付方式,为老年居民配置了专属的“就餐卡”,只需“刷脸”或“刷卡”,即可完成就餐和助餐补助的结算,切实解决了现金结算慢、饭点排队时间长的难题,有效提升了老年人的就餐体验。
常熟农商银行用特色化的服务,托起小小的乡村食堂,不仅承载着老年居民满满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也开启了乡村居民的幸福“食”光。
乡村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偏高,养老金融需求旺盛,农商银行应从如下几方面进一步丰富养老服务:一是通过调研、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老年客户的实际需求和服务偏好。根据老年客户的反馈,不断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二是加强与其他机构的跨界合作,构建养老服务生态体系;叁是优化养老客户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和创新适合现实需求的养老金融发展模式,持续提升养老金融综合化服务能力,逐步构建起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
农商银行可以借助金融科技的优势,开发更多的智能化、人性化的养老服务产物,为老年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