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记者日前走进莒南县相沟信用社三义社区分社时,在当地开了8年超市的杨华正在柜台上办理一笔转账业务。3分钟后,7400元货款顺利打到了发货厂家账户上。杨华告诉记者,三义社区分社成立之前,他要花20分钟到县城信用社办理业务,"因为进货量少,有时一天得跑好几趟",杨华说,"现在我的超市对面就是信用社,方便多了,服务也很满意。"
家门口有了"便民银行"
莒南县相沟乡三义社区是由周围6个村庄合并而成的农村社区。为更好地服务"三农",莒南县农信社及时跟进,于2009年5月16日成立了相沟信用社三义社区分社。作为该社区唯一的金融机构,分社不断完善农村社区金融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推进农村社区化建设和提高社区居民生活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
"以前有的农户得跑上十几公里到相沟乡甚至县城信用社去办理业务",相沟信用社主任陈国淑介绍说,现在有了三义社区分社,社区居民可以享受方圆3公里以内的金融服务,而周边村民到三义分社办理业务最远的也不过5公里。
今年养了20多头猪的三义社区居民杨记奎就真切地感受到了便利。"以前跑12里路到相沟信用社去领生猪补贴,今年在家门口领就行了。"杨记奎笑着说。
目前,三义社区分社存款余额为1000万元,服务于三义社区及周边10余个村庄,3000多农户,8家公司及30多户个体工商户。同时,联系一个年交易额上亿元的大型仔猪市场,引导当地农民组建生猪专业合作社,为40多个仔猪经营户提供金融服务。目前,分社贷款余额为2900万元,其中,公司类公司贷款1000万元,农户贷款1000万元,个体工商户贷款400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500万元。
此外,社区分社还积极支持社区基础设施及居民楼建设。对社区正在建设的四座居民公寓楼,已做好贷前考察和论证工作,只要农户提出住房贷款申请,分社将集中办理。
农村金融服务不留"盲点"
近年来,山东农信社围绕建设形象统一、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服务周到、安全高效的一流网点要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网点建设,丰富产物品种,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广大农村客户搭建一流的资金增值服务平台。莒南县相沟信用社三义社区分社的稳步发展就是山东农信社网点建设一次成功尝试。
为让更多农村客户享受深层次、贴近性、人性化的金融服务,今年山东农信社又提出科学布局营业网点,争取用3年时间,在目前网点覆盖所有乡镇的基础上,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和网点布局效能,加大建、并、迁、调力度,做到乡镇网点一个不撤,产物服务延伸到重点村,确保农村金融服务不留空白或"盲点",确保农村网点全面达到规范化要求,建立"全覆盖、广辐射、形象好、功能全"的网点服务体系。
平度市蓼兰镇何家店村原本是一个镇,1995年国家合并乡镇时并到蓼兰镇,原来的何家店信用社也相应失去部分功能。2005年,平度农信社从支持当地花生专业市场发展的角度出发,决定继续保留何家店分社,下属于蓼兰信用社,并完善其网点服务功能,为促进当地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几年来,在何家店分社的支持下,当地花生市场已发展成为胶东半岛乃至长江以北地区最大的花生集散地之一,并带动作为花生产区的崔家集、崔召、门村三地建起了新的花生市场,辐射到周围种植花生的高密、莱州等县市,使周边成千上万的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
完善网点功能 提升服务水平
除了科学布局营业网点外,山东农信社还把增强网点服务功能和提高员工服务水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据了解,今后3年山东农信社将逐步提升营业网点的硬件设施水平和服务功能,加快贷记卡、网上银行、基金产物、理财产物、第三方存管业务等开发推广进度,积极开办保险、债券、代收代缴费等业务,扩大办理结售汇业务的网点数量,为农村客户提供多途径、多选择的资金增值服务。
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增强员工服务"三农"的意识。推行员工上岗资格认证制度,推行大堂经理制,完善员工服务礼仪监督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全省农村信用社整体服务水平,为广大农民提供热情、周到、贴心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