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外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沪召开
上海银监局马立新副局长致辞
中国银行业协会白瑞明副秘书长主持论坛并致辞
中国银行业协会外资银行工作委员会主任、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致辞
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发表主题演讲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发表主题演讲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发表主题演讲
2014年4月23日,由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上海浦东新区金融服务局共同举办的“外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召开。上海银监局副局长马立新、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白瑞明、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副秘书长李晓华、中国银行业协会外资银行工作委员会主任、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以及来自汇丰、渣打、花旗、叁菱东京日联、星展等17家外资银行及交行、浦发、上海银行等部分中资银行的60余位代表出席了论坛。
上海银监局马立新副局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外资银行在华的基本发展情况:一是外资银行总体发展比较稳健,整体的管理能力比较强;二是外资银行发展呈现了明显的差异化与专业化特点,在表外业务等领域具有突出特点;三是外资银行目前的商业存在形式符合其自身发展战略需要;四是跨境业务是外资银行业务的突出亮点。
中国银行业协会白瑞明副秘书长指出,外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真知灼见,得到了中国政府和经济金融界的广泛重视。今年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特殊的阶段,改革的关键点,外资银行将在中国市场中积极发挥自身的影响力,对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银行业协会外资银行工作委员会主任、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行长关达昌致辞时表示, 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是银行发展的核心智库和成员。希望通过今天的论坛,将外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更广泛地与社会各界分享。
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分别围绕“中国发展内需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与中国经济现状”、“货币政策与中国金融风险”三个主题发表了演讲。
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在演讲中指出,过去几年,个人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低于40%,发展内需的关键点,在于发展城镇化和服务业。城镇化未来的发展重点是二三线城市,并向农民工开放户籍;一线城市集中发展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而周边的二、三线城市呈现大城市产业的转移。服务业要有突破性发展,这取决于加强市场竞争和人才培训。
汇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在演讲时指出,进入2014年以来,各项经济数据低于预期,今年实现7.5%的增长目标需要中央决策层的努力。过去连续三年出现年初低于预期、年中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下稳步增长。这种类似循环的出现,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以中小公司为主的实体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减弱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外需不足、汇率升值、利率偏高、内需有待挖掘等,是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原因。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在演讲时指出,央行最近的利率、汇率“双率齐下”的政策已取得成效。今后一段时间央行应考虑怎样重建货币政策的一致性。其中的关键,是改革中国的汇率形成机制,鼓励资本双向流动,建立有弹性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