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一群白发爹爹婆婆,神情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讲台,他们正在上一堂“社区金融课”;武汉梨园广场举行“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活动上,一名女士在汉口银行展位前,认真地询问着工作人员……
随着市场上金融产物多样化、复杂化,提升居民金融素养,引导消费者树立理性投资观念显得愈发重要。作为一家总部位于武汉的城市商业银行,汉口银行按照监管要求,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工作策略,一方面组织全行营业网点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开展公益宣传,另一方面走进社区、学校、商户、公司、单位,向不同消费者群体普及金融知识,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立足营业网点
扩大信息传导面
记者日前走进汉口银行位于武昌的一家营业网点,看到大厅滚动播放着宣传片,内容是各种金融知识和防诈骗知识。“春节前,我在汉口银行网点了解到,一些小程序的‘春节红包’要慎重抢,因为可能会要求提供个人身份信息,造成信息泄露或者资金损失。”王女士日前告诉记者,银行网点常常会看到最新的金融知识,很及时很有用。
记者了解到,汉口银行近年来组织全员学习“普及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要求”及相关宣传教育材料,利用营业网点开展阵地宣传,其中包括在网点外尝贰顿屏、营业大厅电视屏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和宣传片;在自助银行、营业大厅公众教育区、大堂经理服务台等区域张贴、摆放宣传材料和安全提示;银行工作人员精心开展金融知识宣传讲座,面向客户开展识假、防骗及柜台业务转账汇款等业务知识咨询答疑等等,争取防骗宣传全覆盖,进一步扩大金融知识普及的受众面。
宣传金融知识
有声有色入人心
除了利用营业网点开展宣传活动,汉口银行还通过现场授课、咨询答疑、网上发布信息及对外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进社区、进学校、进公司、进商户、进单位、进乡村开展线上线下宣传教育活动。
“今年3月,我们就开展了面向老年人的金融知识课堂,还在武汉梨园广场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汉口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开展的“支付安全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青少年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宣传”等公益性宣传教育活动也深受市民好评。
据介绍,通过深入学习《民法典》《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于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等文件,汉口银行围绕金融消费者享有的“财产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受教育权、受尊重权、信息安全权”等八项权利组织开展知识宣传,精心策划“提升持卡人安全用卡意识,构建良好银行卡支付环境”“辨别正规金融产物,远离非法集资”“维护个人信息安全,防范各类金融诈骗”“掌握金融知识,远离非法校园贷”等一系列“送服务上门”宣传活动,对金融消费者关注的金融知识问题进行全面细致地解答,提升了金融消费者识假、防骗的能力以及学金融、学法律知识的意识。
善待老年群体
多措并举送温暖
老年人金融知识及资讯获取的渠道较窄。汉口银行建立健全针对老年客户服务的金融教育机制,开展“邻里乐”“邻里融”等金融服务宣传进社区活动,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宣传,同时利用社区宣传栏等渠道做好老年人社保卡政策解读和宣传服务工作,力争做到人人知晓、人人关注。同时,重点提示老年群体警惕各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引导其远离各类高息诱惑、非法集资,提高老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此外,各网点还组织了各类自助设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的使用介绍和宣传讲解活动,引导老年群体能用、会用、敢用、想用电子渠道智能设备。
中央及省市印发《对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通知,汉口银行迅速响应,迅速落地“数字化运营”思路,主动担负起对关怀老年群体的责任和义务,于今年1月创新推出电话银行老年人专享人工服务。65岁以上老年客户拨打汉口银行96558客服热线,无需经过语音提示、数字选择等操作环节,系统将根据来电号码智能检索,自动进行识别和问候,主动将客户联入人工座席。这是汉口银行对善待、尊重老年群体举措的一次积极探索,旨在进一步消弭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帮助他们拥抱智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