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这些协作机器人的供应商,正是工信部认定的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公司及首批重点支持的“专精特新”公司——中科新松。中科新松业务包括多可协作机器人及新松智慧工厂,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国产协作机器人的龙头公司,部分指标甚至超过并优于国外同行。
“硬科技”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服务“软实力”的支持。中科新松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科创类公司和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互赋能、共同发展的故事。
触“雪中送炭”护航科创公司发展壮大
工业机器人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研发是一场周期漫长的攻关,有赖于研发和经营资金的持续投入。在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采购、研发资金、市场开拓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公司面临着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缺口。
2018年,中科新松新一代“多可”协作机器人已经推向市场,并得到广泛认同。但当时受制于公司流动资金有限,无法大规模组织生产。同时,公司的工程项目回款周期长,市场上商业银行能够提供的短期流动资金借款无法满足公司需求。
同样,2022年6月,中科新松全面复工复产后,订单量大幅增加。“我们智能制造产物采取的是按单生产,当自有资金不足以支撑生产的时候,就需要更多快速响应的贷款安排。”中科新松总裁表示,“比如最近向上海银行申请贷款,从提交材料,到获得贷款只用了5个工作日,有力地支撑了生产规模快速扩大。”
触服务超半数沪上百强硬核科技公司
硬核科技是高科技中的前沿技术,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航向标。在上海市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会最新发布的2022年沪上百强硬核科技公司中,超半数公司快速发展的背后,都有上海银行科创金融精准赋能的身影。
针对公司全生命周期需求,上海银行围绕科技公司成长的各个阶段,聚焦科创贷款、财资管理、产业链服务、财务咨询、投贷联动五个维度,推出科创专新贷、研发贷、上市技易贷、知识产权贷、期权宝等金融产物,为科技公司、股权投资机构等提供一站式、全覆盖的金融服务。
此外,上海银行还积极引“智”,建立多维互动体系。在业内首创“科创金融实验室”模式,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领域开展产物、机制等方面的积极探索,服务细分产业;与国泰君安联合成立“长叁角科创公司联合服务平台”,聚焦长叁角区域科创公司投贷联动服务。与上海市科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服务上海市“3+6”重点产业服务方案,加大在叁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的布局投入,将重点产业推进策略与上海市重大建设项目、五个新城建设、长叁角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
近年来,上海银行不断加强一体化经营、集团内联动对于科创金融投贷业务的支持推进,深化重点产物服务体系,加速金融赋能上海本土科技型公司,目前服务已覆盖上海地区近四成专精特新公司和近叁成高新技术公司。2022年上半年,科技型公司贷款投放金额超过600亿元,同比增长35%;科技型公司贷款余额超过1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