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徽商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快战略转型

编辑: 发布时间:2013-08-27 作者: 来源: 浏览:31611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徽商银行王贵生副行长在2013年城商行年会分组讨论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吴行长有工作走不开,委托我来发言,很荣幸参加这次会议,有机会在会上和大家做交流,我汇报的主题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快战略转型》。
    我发言的主要观点是:城商行必须在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础上,持续加快战略转型,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只有持续加快战略转型,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发挥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生力军的作用;加快战略转型,服务实体经济,要始终坚守风险底线,确保风险可控。

    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持续加快战略转型
    近年来,由于内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我国银行业进入了战略转型期。相对于大中型银行来讲,以城商行为主体的中小银行面临更大的战略转型压力。作为城商行来讲,战略转型的路径是走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之路;战略转型的原则是降低资本消耗、增强经营收入的可获得性和稳定性;战略转型的方向是面向中小公司甚至小微公司,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在做好传统优势业务的基础上发展新兴业务、转型业务,努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
    实体经济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银行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加快战略转型也要面向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根本要求。当前国内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着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大多数城商行的经营范围还是局限在当地。除了要研究和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当地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金融服务需求的研究,增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实现与地方经济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徽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加快战略转型。一是主动对接“十二五”规划。在充分考虑国家、地方“十二五”规划以及产业政策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三年发展战略纲要。二是主动服务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积极支持国家、地方发展战略,在皖江城市带、皖北等地区加大信贷投入,为国家、地方重大在建续建项目提供信贷支持。三是主动优化信贷结构。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围绕地方经济主导产业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确保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四是主动支持薄弱环节。完善六项机制,加大对中小公司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力度,连续多年完成“两个不低于”的目标,此外,还在保障房建设、县域以及“三农”等薄弱环节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五是主动寻找经济热点。坚持跟踪和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和形势,前瞻性地把握业务发展机会,服务实体经济。比如,当前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助推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对此,我们准备结合安徽实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对于城镇化金融服务方面的业务指引和管理办法,稳步发展城镇化金融业务。

    二、坚持推进战略转型,增强金融服务能力
    城商行战略转型需要紧紧围绕实体经济。与其同时,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新的形势,也对城商行增强自身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
    推进战略转型,城商行要面对和适应经营区域、客户以及业务范围的转变。一是要适应经营区域的转变。城商行的经营区域将由城市转向城乡并重,经营网点将进一步专业化,进一步向县域、城市社区延伸。二是要适应客户需求的转变。城商行的服务对象将由中小客户转向小微、零售客户;从客户需求来讲,公司客户将由单纯的融资服务转向提供集融资、结算、理财、咨询、金融租赁等一揽子、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个人客户将由简单的资金保值需求,转向消费信贷、理财、保值增值、投资置业顾问等综合金融服务。客户对于服务效率、服务水平等客户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加综合化、多元化和个性化。三是要适应业务范围的转变。随着客户需求的变化,城商行的业务将由传统的存贷汇业务转向包括存贷款业务、结算等传统业务和投行、贸易融资等新兴业务并重的综合金融服务。
    为了适应形势变化,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城商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型,不断增强自身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近年来,徽商银行主要从加快机构网点建设、推进产物创新、积极申请业务资质、加强同业合作等方面,逐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加快渠道建设,为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支撑。渠道是银行提供服务、拓展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基石。一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机构网点建设步伐,在做好城区网点布局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向县域延伸。目前省内县域覆盖率已经超过60%,对外营业网点189家,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网点深度满足市场需要的机构网点布局。二是根据当地市场特点和客户需求,推进机构网点改造和网点转型,逐步形成综合支行、特色支行、零售支行等各具特色、层次分明的网点体系。三是加快自助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建设,逐步提高电子银行渠道对于柜面业务的替代能力和水平。截至今年3月末,徽商银行电子银行存量签约客户超过180万户,电子银行渠道交易占比超过60%。
    加快金融创新,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一是积极拓展业务资质。加快业务资质的申报,尽快取得开展相应业务的资质。近两年来,我们先后取得了相继获得了金融IC卡、信用卡、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等一批核心业务资质,成功开办了合作办理远期结售汇业务、代理第三方存管业务、代理黄金业务、代理基金托管业务等,填补了多项业务空白,增强了全行业务功能。同时积极与信托、基金公司等非银行金融同业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借助他们的平台,增强自身服务能力。二是完善产物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和客户的需要,积极创新业务和产物,设计标准化、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不断提高满足客户金融需求的服务能力。三是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发挥机构之间的协同效应,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我们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探索开展多元化、综合化经营,全面增强综合服务能力。近年来,投资参股设立了奇瑞徽银汽车金融公司,发起设立了无为徽银村镇银行,正在筹建金寨徽银村镇银行,还在积极进行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方面的努力。

    叁、坚持加强风险管理,保障战略转型推进
    城商行战略转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就必须加快战略转型,而且要坚持加强全面风险管理,把握住风险底线。因为,一方面,“风险可控”是城商行经营必须坚持的原则,只有风险可控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城商行自身风险控制得好,实现稳健发展,本身就是服务实体经济的体现。
    城商行战略转型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战略决策风险。而且转型过程中,城商行的客户、业务、领域等都会发生重大变化,风险管理也要及时调整、跟进,以积极应对战略转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风险。
    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上,重点应当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战略风险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转型规划,强化战略转型的执行,在转型过程中要加强评估,及时根据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纠偏和调整。二是重新审视风险偏好。实现积极的风险管理,实现由“防范”风险转向“管理”风险。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开展业务都是在承担风险和获得收益之间取得一定平衡。我们应当在坚持“依法合规”、“稳健经营”的基础上。主动承担并经营一定风险,以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总体上采取一种较为积极的风险偏好和风险理念。三是及时调整风险容忍度。依据战略转型和业务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风险容忍度。比如要大力发展中小公司、小微公司,就需要对准入评级、押品属性以及不良贷款率等风险容忍度指标做出适当调整。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服务实体经济是我们城商行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自身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应当在监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战略机遇,加快自身战略转型,全面提高金融服务能力,服务实体经济,实现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谢谢大家!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