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公司行业自律公约

编辑: 发布时间:2021-12-25 作者: 来源: 浏览:4268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服务国家金融发展大局, 维护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消费金融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消费金融业务实际,经中国银行业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全体成员单位共同协商,制定本公约,并承诺遵守本公约。

第一条 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各项监管规定和相关行业自律规则,在平等、自愿、公平和诚信的原则下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不得损害国家利 益、社会公共利益、行业利益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行业规范有序发展。第二条 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坚持小额、分散原则,按照国家普惠金融政策要求,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提供更加广泛、便捷、优惠的消费信贷服务,不断提升消费金融的可获得性。

第三条 遵循公平竞争原则。践行良好商业道德,自觉抵制引人误解或有歧义的宣传和营销,以及不正当手段争揽 业务等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

第四条 规范公司治理。按照《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准则》要求,加强党的领导,构建职责明确的治理制衡机制和运行机制,完善关联交易和股权管理制度,规范股东行为。

第五条 完善内控管理机制。自觉按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和其他监管规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履职评价 和绩效考核体系,不断完善业务管理办法、业务操作规程以 及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等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全面提升内部控制能力。

第六条 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构建覆盖业务全流程和所有操作环节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不得将核心风控环节外包给第三方机构。合规使用大数据等技术提升风险识别和管控能力,对信用风险进行持续监控、定期评估和及时预警,全面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第七条 坚持审慎创新。业务创新应当坚持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原则,以更好的服务消费者为前提,须充分研判消费金融新产物、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不开展风险不可控的业务创新,不以创新之名进行监管套利或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八条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广普及并加强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消费者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和正确的信用观。

第九条&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明确品息费取标。按有关法法规要求在合同中充分揭示产物息费水平息费计收规则等重要事项不得隐瞒误导或欺诈消费者坚持质效相符的原则, 向客户提供实质服务时,不得乱收费或变相收取额外费用, 不得捆绑销售非必要的产物或服务。

第十条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自觉遵守并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坚持最小、必须原则,强化对个人信息收集、存储、加工、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防止信息的丢失、损毁与泄露,不得超过客户授权范围使用信息。

第十一条 强化合作商管控。建立完善第三方合作商管理制度,严控各类合作商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加大对第叁方合作商自身经营、财务等情况的调研与监测,强化对合作业务的管理与监测,不随意调整预警级别等风险管理机制。

第十二条 规范催收管理。依法合规开展催收业务,有效约束本单位催收业务行为,禁止暴力催收等违法行为,并建立配套的申诉机制,妥善、及时处理催收相关纠纷。强化对合作催收公司管理,建立委外催收公司准入机制,不得委托有暴力催收等违法违规记录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贷款清收, 完善催收公司考核管理,及时进行评价、奖惩和准入退出。

第十三条 保障信息技术安全。充分重视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安 全管理、业务连续性管理,强化对信息系统运行情况及运行环境的监测,制定完善的安全审计机制、数据备份及恢复机制和应急预案、风险事件处置流程。

第十四条 提升舆情管理水平。完善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理机制,及时妥善处理各类舆情。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批评,共同抵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维护行业整体声誉和良好形象。

第十五条 建立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及时向专委会反映市场讯息与行业情况,按照专委会有关制度规定如实报送业务数据和信息,促进成员单位间的业务交流与合作。

第十六条 强化公约执行。专委会支持成员单位对自律公约执行情况进行自查,鼓励成员单位互相监督,向专委会 反映违反本公约的行为。对于违反以上自律公约的成员单 位,专委会将视情节严重程度采取警告、内部通报批评、限 期整改等措施。

第十七条 本公约经专委会全体成员会议审议通过后发布实施,全体成员单位视为自愿接受本公约约束。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