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协会“稳增长 保民生 银行业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成果调研行——走进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

编辑: 发布时间:2023-10-20 作者: 来源: 浏览:1684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2023年10月12日-13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的“稳增长 保民生 银行业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成果调研行走进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重点围绕该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做法和成效展开。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中心、央广经济之声、新华财经、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中国银行保险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金融家杂志等9家央媒记者随团采访、调研。


10月13日上午,中银协调研团一行参加了专题座谈会。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张慎致辞并介绍江苏分行总体经营发展情况;中银协声誉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宣传信息部主任姜涛介绍调研活动的意义及背景;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办公室副主任孙伯龙作开场讲话;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吴代强主持会议,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金智豪详细介绍了江苏分行支持服务制造业情况。


张慎行长介绍了分行总体经营发展情况。近年来,工行江苏分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践行监管要求和总行“48字”工作思路、“叁比叁看叁提高”工作方法,深入实施“扬长补短固本强基”战略布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积极融入“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不断提升价值创造、市场竞争、客户服务、风险防控等专业能力,构筑了经营发展向好向上的增长曲线。特别是在服务实体方面不断提效,深入贯彻货币政策导向,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加大资金供给,持续优化信贷投向,有效发挥大行引领和支柱作用。截至9月末,江苏分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4万亿元,较年初净增3410亿元,列工行系统第一。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4469亿元,净增961亿元,增量列系统第一;科创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较年初增加327亿元;普惠贷款余额2384亿元,净增743亿元,增速45%,高于各项贷款增幅30个百分点。


孙伯龙副主任表示,工商银行重点实施“制造业金融服务强基工程”等专项工程,持续加大对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的信贷支持,有效支持了国产大飞机、复兴号动车组、载人航天等一批“国之重器”建设。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成为首家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6万亿元的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量保持同业“双第一”。


金智豪副行长介绍了工行江苏分行服务支持制造业的情况。江苏现代化产业体系完备,前景十分广阔,具有综合实力强、产业结构优、骨干公司多、发展动能强等特点,工行江苏分行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支持制造强国,坚决落实总行战略部署,把服务制造业发展作为主责主业,坚定不移地将提升制造业金融供给质效融入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局,全力做到始终坚持聚焦国家战略、始终坚持重大项目引领、始终坚持新兴动能培育、始终坚持普惠共享、始终坚持综合服务、始终坚持机制保障等六个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聚焦“国家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用实际行动发挥金融“头雁”引领作用,助推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江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贡献金融力量。


工行南京分行副行长钱学锋介绍了南京分行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和成效。南京作为传统的制造业重镇,近年来提出打造“2+2+2+齿”创新型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未来将是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南京分行在总省行指导下,坚定服务实体经济,与集团子公司、金融同业加强联动,在支持制造业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后续南京分行将进一步加大对制造业的资金投入,坚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10月12日-10月13日,中银协主题成果调研团一行前往南京、常州等地采访、调研工行江苏分行服务支持制造业公司情况,重点采访调研了南京高速齿轮、贝迪新材料、常州东方特钢、东星智慧医疗等公司,并参观了紫金山实验室。期间,工行常州分行行长张华军结合当地产业特点,向采访调研团介绍了该行通过“五个突出”支持服务好制造业公司的做法。通过参观、采访、座谈等形式,中银协、央媒记者与公司及工行进行了详细沟通,充分了解了工行江苏分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制造业、优化金融供给方面的创新举措。


本次调研活动增进了新闻媒体对工行江苏分行支持实体经济、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了解,为后续的宣传报道获取了丰硕的素材。


微信图片_20231020083907.png


微信图片_20231020083915.png


微信图片_20231020083926.jpg

中银协“稳增长 保民生 银行业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成果调研座谈会现场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