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广西银行业协会对于2018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8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月”活动小结

编辑: 发布时间:2018-09-19 作者: 来源: 浏览:30699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广西银行业老少边山区域覆盖 上下联动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

继“支付安全宣传月”告一段落,广西银行业紧接着投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形成全辖联动、老少边山区域覆盖的宣传阵容。
据统计,8月份广西银行业“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中,全辖参与活动网点遍布全区各地,现场宣传次数达4730多次,参加宣传员工数量达4.1万多人次,发放宣传资料约790万份,发送短信数量38多万条,发送微信数量约14万条,受众客户量约5000万人次,各类媒体报道次数多达133次。
一、深入少数民族区域、结合民俗节庆,增强宣传覆盖性
广西具有沿海、沿江、沿边的独特优势,同时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为了扩大金融知识宣传覆盖面,不少金融机构深入少数民族区域,开展金融知识宣传。
例如,广西柳州金融机构走进叁江县林溪镇少数民族村寨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月”活动,送金融知识到集镇活动。
又例如,广西梧州蒙山地区金融机构抓住当地民族风情节日---“嘹歌节”时段,在节日期间,向少数民族村民发放宣传资料、讲解金融知识常识、答疑金融知识疑惑等,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活动。
再例如,广西防城港地区金融机构借助当地“海鲜渔歌,宴请世界---2018中国•北部湾开海节”之机, 在防城港市企沙镇活动现场设立金融知识咨询台,张贴普惠金融海报,并向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开海节的游客以及企沙镇上的群众热情、耐心地介绍跨境汇款、信用卡安全支付、网上银行等业务知识以及发放拒绝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反洗钱知识、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金融知识宣传折页,更好地向当地群众及四方宾客宣传金融知识,现场气氛活跃,取得较好地宣传效果。
二、深度分析案例、深入浅出讲解、增强宣传实效性
为了让社会百姓通过宣传活动,扎实学习到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不少金融机构着重开展针对电信诈骗受害者行为及意图的深度讲解。特别针对老年群体,他们对电信接触少,分辨力不够高,容易受骗上当,于是给他们讲解鲜活的案例,用触目惊心的案例,引起他们对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的警觉,从而提高金融知识水平,做到慧眼识骗局,避免发生损失。
宣传活动中引入不少案例,大多案例由浅入深,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例如,案例一:年过五旬的男士来到农行广西凭祥某支行办理转账汇款业务。大堂经理引导客户来到超级柜台后,询问客户是否认识收款人,此时,客户神情紧张、双手颤抖回应说是单位领导来电要求他把10000元转到指定账户,且一定要实时转账或现金无卡存款。网点大堂经理凭借长期大堂工作经验发现了可疑端倪,立即把客户拉到一旁劝阻。期间,对方不停来电,当大堂经理接过电话询问对方与客户是什么关系时,对方回答是客户亲戚,与客户所述前后矛盾。大堂经理断定这是一起电信诈骗事件,立即叫同事报警,并拿出防电信诈骗的宣传折页,详细向客户分析解读常见诈骗情形和防范措施,打消客户继续汇款的念头。公安人员来到网点了解情况后,表示将进一步追踪调查,同时对网点大堂经理打击电信诈骗,保护客户资金安全给予了肯定和赞扬。客户也对网点大堂经理帮助挽回资金损失连连表示感谢。
案例二,邮储银行广西百色某县支行成功堵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平果县支行营业室利用晨会组织当班工作人员学习了“电信网络新型诈骗防范指南”,网点人员基本掌握了防范电信诈骗的技能。没想到,很快就派上用场了。一位老大爷一边接电话一边着急着一瘸一拐地走进网点,大堂经理上前迎接,想询问其业务需求,发现根本插不上话。大堂经理觉得情况可疑,立刻报告网点支行长。支行长立即到达现场了解情况,通过接听电话询问对方身份,对方先自称老大爷是其父亲,没有文化,让网点工作人员帮忙记下银行卡账号并汇款给他。随后又称是老大爷的朋友,前后不一致。支行长询问账号信息时,对方也是支支吾吾,说了两句便挂掉电话,实在令人怀疑。挂掉电话后,支行长询问老大爷对方身份,老大爷说是他的儿子,且着急着要工作人员帮忙汇款。支行长、大堂经理及客户经理初步认定这是一起电信诈骗,于是一起劝说老大爷。老大爷不相信,仍不放弃,坚持要工作人员汇款,怕儿子在外面没钱吃饭会饿死。经过工作人员讲解案例并耐心劝说,老大爷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最终放弃了汇款。老大爷对支行营业室工作人员负责任的服务表示感谢。
一、联合监管公安、丰富宣传内容、增强宣传针对性
宣传活动中,为了更有利于实效,更利于大众接受,金融机构除了本单位的宣传资料外,还联系当地监管部门、公安机关注入最新元素,共同进行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把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惯用手法、作案方式、发案特点、新型手段等知识告知社会民众。同时,针对近年来的电信网络欺诈和各种骗术案例,进行现场讲解,特别是近年来不法份子利用电话、短信、邮件冒充公检法、电信运营商人员、盗取客户微信号等诈骗客户资金的案例解说,宣传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常识,及时提醒公众增强防范意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识骗防骗能力,时刻谨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广西银行业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其他情况
一、走进特殊群体,进行针对性宣传
一是广西辖区金融机构主动走进老年人大学,组织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活动。向老年人宣传电信诈骗的惯用手段、类型以及对身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参与活动的老年消费者有效识别垃圾短信和垃圾电话,提醒其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叁不一要”(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要及时报警),对电信诈骗时刻保持被诈骗警惕性。同时宣传电信网络诈骗中常用的电话转账欺诈、础罢惭欺诈、网银欺诈等犯罪手段,并积极讲解防范诈骗的具体要点,提醒在日常生活中防范诈骗风险、保护个人隐私,不要轻易相信天上会掉馅饼,避免银行卡盗刷、支付宝、微信资金诈骗等安全隐患,保护资金安全。
二是广西辖区银行金融机构针对农民工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缺乏对电信网络诈骗形式的了解,走进辖区大型建筑工地施工的农民工开展宣传。对农民工讲述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和方式,结合典型案例重点讲解骗子的作案形式、手段、诈骗对象,提醒农民工切勿相信陌生电话、短信,不要轻易打款,不贪小利,不占便宜。并向农民工宣传如何正确识别、破解电信诈骗电话、信息等防范知识。
叁是广西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走进军营,为部队官兵送去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部队金融素养,引导官兵维护自身资金、信息安全。
四是广西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当前农村留守老人、儿童较多实际,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受害群体文化程度低、占便宜心理强、辨别能力差等特征,走进留守老人、儿童较多的农村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提升其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识别力。
二、参与面宽广,宣传形式多
一是8月宣传活动不仅得到了广西南宁辖区会员单位的支持与参与,14个地级市的银行业协会也积极组织本辖区会员单位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月”宣传活动。
二是广西辖区南洋银行南宁分行等外资银行以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广西分行等政策性银行因地制宜通过多种方式推动本月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彰显银行业凝聚力,共同履行社会责任。
叁是集约资源,务实节俭地开展宣传。活动实施过程中广西辖区银行业金融机构集约资源,与金融知识相关普及宣传活动相统筹。活动的实施勤俭节约、规模适当,遵循厉行节约的原则设置必要的宣传展台、展室,充分利用微信等新型媒体、厅堂布置标语等形式,力求务实的宣传效果。且活动开展紧密围绕主题,采取最易于被消费者接受的形式,杜绝形式主义,注重实质效果。
四是以营业网点为宣传阵地,以大堂经理为活的“宣传栏”,向来办理业务的客户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危害性及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高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的实质效果。在办理业务中你,柜员积极引导客户开通账户提醒类业务,及时核实账户情况,分辨犯罪分子误导信息。
本宣传月活动采取了“打防并举、以防为主”的方式,着力做好电信网络诈骗的预防、识别和处置工作。广西银行业协会积极组织全辖各级机构归纳总结辖内地区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惯用手法、作案方式、发案特点、新型手段等信息,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厅堂、柜面、机具、网络、媒体等平台向广大工作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提升了广大消费者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能力。


                  广西银行业协会
                   2018年9月7日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