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2001年
7月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讨论并通过了《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规则》。
2005年
4月1日-3日,法律委员会在长沙举办由各会员单位参加的"银行法律纠纷处理与风险控制研讨班",对银行法律纠纷的处理机制及风险防控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8月29日,法律委员会组织银行业法律专家座谈研讨《公司破产法》(二审稿)有关破产公司财产清偿顺序问题,形成《对于对〈破产法〉规定担保债权优先受偿修改方案讨论情况的报告》报送人民银行、银监会。
9月2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会议暨维权案例座谈会在华夏银行总行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工作报告和《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规则》,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行,并就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城口支行"缔约过失责任案"进行了讨论。
11月11日,法律委员会在京召开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主要讨论研究解决兰州铁路局搁置银行贷款问题。
2006年
2月23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召开,审议通过了法律委员会制定的《中国银行业维权公约实施细则(试行)》、《中国银行业协会"信贷诚信公司"评选办法(试行)》、《中国银行业协会"逃废银行债务机构"名单管理办法(试行)》。3月3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向各会员、准会员单位印发贯彻执行上述文件的通知。
3月22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下发《对于建议全国银行业协会联合开展"诚信公司"表彰和"逃废银行债务公司"曝光活动的函》,倡议全国银行业协会开展"全国联动,全行业参与"的"红黑名单"评选和曝光活动。经理事会会议决定,法律委员会负责牵头开展该项活动。
5月12日,法律委员会在中国银行总行召开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银行业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国银行业协会聘用专家管理办法》和"表彰信贷诚信公司和曝光逃废银行债务机构活动"实施方案框架。
7月28日,法律委员会在京召开维权小组会议,审查了会员单位申报的"红黑名单"活动材料。
8月22日,法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全国部分银行业协会"红黑名单"有关问题座谈会,交流研究各协会"红黑名单"活动中的主要经验及问题。
8月31日,法律委员会召开二届四次常委会议,研究进一步推进"红黑名单"活动以及成立中国银行业协会仲裁委员会的可行性。同时召开公司破产法研讨会,对如何运用《公司破产法》最大限度地维护会员权益进行了讨论。
9月15日,法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全体会员、准会员单位(农信社除外)对中国银行业协会"信贷诚信公司"候选单位进行交叉审核。
9月22日,法律委员会办公室与各申报会员单位联合,向经法律委员会审核认定的逃废银行债务机构下发警示通知书。
11月9日,法律委员会各常委行采取通讯方式对评选产生的中国银行业协会"信贷诚信公司"候选名单进行评审,同意进入全体会员表决阶段。
11月16日,法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全体会员(农信社除外)对2003-2006年度中国银行业协会"信贷诚信公司"进行表决。并根据表决结果,向银监会报送《对于向社会公告2003-2006年度中国银行业协会"信贷诚信公司"名单的请示》。
2007年
2月1日,法律委员会在京召开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听取了委员会办公室对于表彰"信贷诚信公司"和曝光"逃废银行债务机构"活动主要情况汇报。
4月1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对联合警示结束后仍未采取还款措施的269家"逃废银行债务机构"进行内部通报,在会员范围内予以预警。通过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活动,公司共计偿还借款本息12896.35万元,落实还款计划39170.9万元。
6月1日,法律委员会在京召开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暨法律、合规与操作风险管理研讨会,审议通过金融仲裁合作意向书以及2007年法律委员会调研课题实施分工情况。
9月29日,中国银行业协会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在中国银行总行举行了金融仲裁合作意向书的签约仪式。双方的合作拓宽了金融纠纷解决的途径,推动了商事仲裁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10月15日-16日,法律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讨论研究了协会与贸仲委进一步合作开展金融仲裁工作意见,审议了会员单位推荐的仲裁员名单、《中国银行业法律与监管环境年度报告提纲》等。
11月20日,法律委员会办公室将会员单位推荐并经法律委员会审核通过的11名委员、45名仲裁员申请材料及名单正式提交贸仲委审核聘任。
11月26日,法律委员会办公室向协会全体会员单位(农信社除外)和准会员单位下发调查问卷,对各会员行及各准会员单位会员行的金融仲裁开展情况进行摸底调查。
2008年
1月30日,法律委员会在京召开第二届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主要研究了外资银行申请加入法律委员会有关问题和法律委员会第二届常务委员会换届工作。
3月4日,法律委员会就制定我国商业银行贷款合同的示范文本召开座谈会,并组成了贷款合同文本项目组。3月底完成了《借款合同示范文本》的起草工作,并及时报送银监会相关部门。
4月24日-25日,法律委员会组织各常委行代表赴郑州市仲裁委员会进行考察学习。
6月5日,法律委员会以通讯方式召开第三届第一次全体成员大会,完成了常务委员会的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常务委员会的成员单位扩充到12家,并吸收了一家外资银行机构--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加入。
9月,法律委员会收集整理了获得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聘任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仲裁员简历,并在协会网站上予以公布宣传。
10月8日,法律委员会通过收集各会员单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修订意见,将整理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正式报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国务院法制办,以推动立法机关尽快对《商业银行法》进行修订。
10月21日,法律委员会在京组织召开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单位,并讨论研究了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10月22日,法律委员会在京组织召开 "金融审判实务与银行债权风险控制研讨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做了专题报告。会议对增进银行业与司法审判机关的交流学习、研究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10月23日,法律委员会在京召开 "法律工作委员会科研课题评审会"。会议评审了"《物权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及完善担保物权法律制度的建议"、"银行境外涉诉的权益保护问题"、"银行如何适用《公司破产法》保护权益的相关问题研究"、"基于法律约束的合规机制及其完善"四个课题。通过对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途径,提出合理建议,有利于对法律的正确理解和执行,有利于完善我国的金融立法,有利于促进银行业的稳健发展。
2009年
1月6日,法律委员会主任行中国银行在京承办由最高人民法院与银监会联合召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案件执行座谈会"。最高人民法院和银监会有关领导、主要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分管行长、资产管理公司分管总裁、法律部门负责人及各地银监局政策法规处领导出席会议。法律委员会张燕玲主任就解决执行难问题、推进执行工作以及协助"查、冻、扣"等工作向最高人民法院和银监会提出了建议。
2月2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领导与新任法律委员会主任、常务副主任及新任法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兼维权部主任)进行座谈,就法律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和人员交接进行沟通。
4月13日,根据银监会的要求,为了广泛征集商业银行对于《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办法》的相关意见,法律委员会办公室组织12家常委行召开了"三个办法"征集意见座谈会。4月14日,法律委员会办公室将12家常委行的意见汇总后报送银监会。
4月14日-24日,法律委员会组织常委行代表赴欧洲考察学习德国、瑞士银行法律合规管理经验。通过与相关机构的交流、座谈,结合我国的金融实际,考察团对商业银行未来完善、改进相关风险管理提出了具体建议,并形成考察报告供各部门参考借鉴。
5月,法律委员会将2008年完成的四个课题报告编印成为《中国银行业法律前沿问题研究》,报送银监会并发送各会员单位。
6月22日-24日,法律委员会在山东济南召开第三届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主要研究确定了2009年科研课题工作及下半年工作重点,并就建立债权人委员会工作机制进行了实地调研。
下一篇:法律工作委员会主任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