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对于对营业网点使用电动卷帘门存在安全隐患的风险提示
各会员单位:
电动卷帘门因具有操作便捷、管理便利和流程简单等优点而受各银行营业网点青睐,一个出入口的网点尤为推崇。部分附行式的自助银行也采用该模式在停业期间与网点的大堂隔断。目前电动卷帘门使用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对使用电动卷帘门中存在的风险和隐患更需要引起各会员单位的高度重视,并尽快消除隐患,加以完善。
一、人为隐患严重,切忌掉以轻心。
好的安全实施,需要好的管理和不断的完善,新的防范手段,更需要关注其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和漏洞,尤其要特别关注和防范人为的隐患风险:一是仅在网点沿街的外面(或在自助银行的大厅)安装一个启动卷帘门电动升降的锁盒。这样的风险隐患不言而喻,因为犯罪分子只要把卷帘门的锁盒撬开,就可以轻易地进入营业网点的大堂。极易诱发案件发生,属于严格禁止的范畴;二是启动卷帘门升降的锁盒在网点大堂内,主要用于交接款前后和营业前后。早晚进出网点则采用"遥控器"升降卷帘门的方法。但日常管理中锁盒未锁定,甚至钥匙留在盒上的情况较多。其实这与手动卷帘门"定位锁"未锁定,极易引发"关门打狗"案件的违规现象如出一辙,没有区别,属严重违规;三是升降遥控器管理不当。有放在陌生人随手可得的问题,也有为了所谓便于交接款前后和营业前后卷帘门的升降,遥控器由驻点保安保管(支行营业部较突出)的问题,而未由网点员工专人保管,有发案漏洞,属严重违规。
二、技防漏洞突出,安全风险突显。
电动卷帘门遥控器的使用,有利必有弊。其中最大的问题随着汽车、电瓶车等各类遥控器的增多,一旦遥控器的频率相符、信号源足够强,就将开启营业网点的电动卷帘门,这将可能在给银行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也易诱发衍生事(案)件。
针对上述情况,部分银行采取安装"地锁"的方法,即通过电动卷帘门下端与地层加固的锁具相连,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卷帘门的防撬功能,另一方面更是为了确保在遥控器"误操作"(包括他人和银行员工的遥控器)时卷帘门不被打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安装了"地锁",防撬功能是加大了,但一旦遥控器"误操作",就会产生以下结果:一是电动机动力不大,"地锁"足够牢固,大门无事,电动机超负荷工作导致烧毁;二是电动机动力足够大,"地锁"不牢固而被拔起,电动机正常,大门敞开;三是电动机动力足够大,"地锁"足够牢固,则电动机、"地锁"无事,大门门体被拉坏、撕裂;四是电动机动力足够大,"地锁"和门体足够牢固,最后导致卷帘门顶棚的电动机机架脱落。以上四种结果均有发生是实际案例,需引起高度重视和警觉。
三、完善防范措施,强化技术手段。
中国银行业协会安全保卫专业委员会提醒在营业网点安装电动卷帘门的各会员单位要高度关注在人防和技防上的风险和隐患,建议大家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关注卷帘门的材质和形状。目前卷帘门的以钢质材料和"网式"形状为多。但由于网状的卷帘门的缝隙很大,对大堂式ATM机可一览无余。尤其部分ATM机尽管是停业时间,但仍未停机清钞;且绝大多数ATM机是"前加钞"式的,易引狼入室,风险很大。建议改成吕合金材质和板状无缝隙的卷帘门为妥;
2、明确卷帘门锁盒安装位置和钥匙(遥控器)管理。卷帘门的升降锁盒绝对不能安装在网点的外面或自助银行的大厅里,而应安装在停业期间外人无法触摸到的位置;在日常管理中升降的锁盒必须作为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其始终处在闭合状态;锁盒钥匙要由员工专人保管、使用;已经使用遥控器的,建议升降锁盒停止使用,并由员工专人保管和使用遥控器。
3、强化技术防范手段和功能完善。针对遥控器"误操作"可能产生的种种后果,工行浙江省分行率先在全国推出"断电装置",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值得推广学习。其具体做法是在"地锁"上连接"行程开关",当插入地锁时,行程开关处在断电状态,所有的遥控器失效,当拔出地锁时,行程开关处在通电状态,遥控器正常使用。此外,该行正在试验网点的"二路断电",即在插入地锁行程开关处在断电状态的同时,把网点除安防和ups等继续供电外,其它均自动断电,为网点夜间的消防安全提供了新的屏障。
点击下载安全保卫工作简报第二期
上一篇:安全保卫工作简报2014年第3期
下一篇:安全保卫工作简报201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