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编者按:现将深圳市银行业协会在中国银行业协会安全保卫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发言转发给大家。该文就如何根据实际需求,加强与公安机关不同层级、不同的警种的协调和合作,为有效的打击各类外部欺诈案件,使银行、客户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也真诚地希望与各行共同探讨在防范外部欺诈方面如何强化沟通、整合资源、有效应对的相关策略和办法;也真诚地欢迎各行涌跃投稿,与同行分享。
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深圳市银行业协会携手公安共建安全金融
维护金融秩序与安全、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是银行和公安部门的共同事业。银行控账户,公安控人,银行公安合作,具有天然互补优势。作为各银行的"娘家",深圳市银行业协会充分意识到"优势互补"对发展共同事业的重要性,与公安机关不断创新合作,从市局、分局、派出所三个层面,横跨经侦、刑侦、网监、内保等主要警种,围绕预防和打击金融犯罪、维护了银行业利益、履行了社会责任、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银行网点和押运安全运行等。具体如下:
一、与经侦合作,重点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
自2010年起,深圳银协与市经侦局配合深圳市委、政法委等六部委联合开展深圳市银行卡风险防范宣传教育暨打击犯罪专项活动,并持续至今;2014年,深圳市政府将营造安全用卡环境列入民心工程,银协与市经侦局自2月底起再次调动全市银行与公安力量,开展为期一年的打击银行卡犯罪"猎狐14"专项行动,目前已进入第一阶段即集中打击恶意透支类犯罪阶段。通过持续开展一系列活动,进一步畅通了银行与公安协调沟通的渠道,明确银行卡案件由市经侦局统一牵头办理,缓解了银行报案难、破案更难的困境,而且集中资源与信息,握紧拳头、有力出击。
二、与刑侦合作,打击犯罪和共享各信息资源。
在查控人员上,刑侦部门尤为擅长。为此,深圳银协与市刑侦局签定《合作协议》,市刑侦局依法为银行提供各种信息查询服务,协助银行对特殊岗位从业人员进行有无犯罪记录等背景审查,为银行提供涉案诈骗银行账户"黑名单"等,并加大对各类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对涉及针对银行及其从业人员的刑事案件,市刑侦局畅通刑事立案、侦查渠道,依法从快办理,尤其在法院发出限高令后,法院、银行、刑侦互相配合协助,依法支持银行实现金融债权;同时,银行通过现代网络技术,为刑侦局提供集约办理司法协助业务服务及其它调查取证业务,包括逐步扩大至查询涉案银行账号开户信息、交易记录以及录像查询调取、实时布控涉案银行账号的同行交易行为等,以进一步提高侦查案件的能力、效率和质量。
叁、与内保合作,重点做好报警和押运安保工作。
深圳市金融报警中心与深圳市威豹押运公司是深圳银行业安保工作的两张名片。在深圳银监局授权协会负责行业安保工作期间,深圳银协依托协会安保专委会,与指挥中心、内保分局共同呵护并促其稳步发展。"威豹押运"诞生于深圳改革开放初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与早期银行有着剪不断割不掉的渊源,目前与"雄狮押运"并存于深圳押运市场,形成自由选择、良性竞争以及"安全、快捷、高效、经济"的良好局面,2014年共完成190.27万网点次的服务,服务网点达到2607个。此外,完成420车次香港跨境押运任务,为深港两地金融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金融报警中心是专门为深圳市各银行机构服务的接警平台,是金融系统报警接警单位,自2002年成立以来用高质量的服务、完善的业务流程,为深圳市金融单位长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服务。目前报警中心的联网网点数超过5200个,日处理信息约20000条,每月为银监局、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提供大量统计报表,起到了促进网点改进系统,减少误报、过滤误报、提高公安有效出警率、节约警力的作用。
四、分层级合作,防范诈骗和维护消费者权益。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今天,通过网络实施各类犯罪已成趋势,其中以迅速蔓延的信息诈骗犯罪最为典型。身处犯罪必经的"资金链"环节,深圳银行业在与市网监局建立联防联控反信息诈骗同盟,积极防范和打击互联网金融犯罪,主动保护消费者资金安全的同时,与福田区等公安分局和各派出所召开联席会议,并对防范电信诈骗工作表现突出的银行网点和个人由公安机关拨出专款予以奖励。
在上述合作中,深圳银协与公安部门非常重视合作机制的建设,包括签署合作协议、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专项工作制度、频密互访或现场办公,尤其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努力搭建网络工作平台,并建立联防联控快速反应机制。深圳银协与市中级法院在2011年已经建立了银行司法网络工作平台(法院查控网),目前市经侦局、刑侦局已经入网,银行们在网络平台上为公安部门提供一切司法协助,甚至探索试行"风险核实,暂停支付"的涉案账户风险管控机制和"原路返还"机制,部分银行客服热线对接公安专线,主动作为并实行7×24小时涉案账户查询冻结响应,与公安合作为受骗群众提供被骗资金拦阻服务等等。
上一篇:安全保卫工作简报2014年第6期
下一篇:安全保卫工作简报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