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协会要闻 > 协会要闻

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行业信贷结构趋向合理,大中小型公司贷款增速趋同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6-30 作者: 来源: 浏览:1694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6月30日,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京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2013年,我国银行业信贷结构趋向合理, 大中小型公司贷款增速趋同。

    2013年,商业银行根据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国家政策导向,以“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为原则,继续将信贷投放向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对钢铁、水泥、煤化工、平板玻璃、风电设备、多晶硅、造船等产能过剩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名单制管理,严格控制政府平台贷款和房地产贷款等高风险领域,在保持对公信贷业务规模增长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的质量和效益。

    以大型商业银行为例,2013年,对公贷款投向的主要行业次序与2012年虽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行业结构保持了持续优化的势头。纵向来看,制造业依然是商业银行贷款投向的主要领域,占对公贷款总额的比例为25.72%,其次是商业与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贷款占比分别是21.28%和15.82%,这三大行业共占五大行对公贷款份额的62.82%。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采矿业、建筑业分别列对公贷款行业份额的第4至第8位。从横向上看,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贷款份额分别比2012年下降了0.95和0.44个百分点,降幅较大,由于这两大行业囊括了大部分的产能过剩和高资源消耗行业,说明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在控制“两高一剩”贷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相较之,商业及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建筑业则分别比2012年上升了0.99、0.36、0.11个百分点,反映出目前五家大型商业银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高端服务业、现代物流、贸易融资等领域,这些行业近年来的增长速度很快,也是国家重点鼓励的对象,随着我国第三产业规模和种类不断扩大,在未来一个时期依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报告显示,2013年末,我国的大型、中型、小微公司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0.30%、10.20%、14.20%。三类公司信贷增速进一步趋同。以小微公司为例,截至2013年末,商业银行共发放人民币贷款余额1321亿元,小微公司贷款在公司贷款中的占比稳步提升,达到18.37%。商业银行继续加强落实国家支持小微公司发展的政策措施,将开展小微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战略业务。围绕“四化同步”以及地方特色产业,下沉客户结构、推进业务小额化转型,提高小微公司金融服务覆盖面,以有限的信贷资源服务更多小微公司。在服务对象上,重点围绕核心客户价值链、商贸公司聚集圈和制造公司聚集圈,专业市场、产业园区和商会集群,开展批量营销和交叉服务,并加强对县域创新型、创业型小微公司的支持力度。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