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6月30日在京发布的《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2014)》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负债总额达141.18万亿元,同比增长16.23万亿元,增速为12.99%,比2012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呈现进一步回归常态的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2014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银行业负债业务的发展环境更加复杂多变,这对银行存款业务风险定价和负债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率市场化将导致短期内存款价格竞争加剧,价格策略在一定时期内将成为银行争夺各项存款的主要武器,从而推动银行业整体负债成本的上升;随着各项存款基准利率浮动幅度逐步放开,各银行的存款利率定价水平将产生差异,存款利率对于市场资金供求变化会更加敏感;由于单纯的价格竞争难以真正提高客户忠诚度和负债稳定性,且会不断侵蚀银行利润,因此负债产物和服务创新的要求将更高。
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有效拓展资金来源。随着行业竞争的进一步加剧,银行业需要积极开展金融创新,通过产物多元化、客户多元化和期限匹配不断改善负债业务结构,有效拓展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加强流动性和偿付能力管理,提高非存款负债和其他负债业务占比。
优化非存款负债业务结构,实现风险和收益动态平衡。不断优化同业业务结构,丰富非存款负债业务品种,创新金融债、利率衍生、资产证券化等产物,稳步增加同业负债占比。着力提高金融债发行力度,积极探索利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金融债的模式。中小银行可以创新大额同业存款、定向理财、资产证券化等产物,大力发展短期融资、低成本协议存款等业务。
坚持客户中心理念,加强产物和服务创新。坚持“贴近市场做业务”的要求,真正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和服务模式,需要加强对新政策、新制度、新动向的研究与解读,要通过服务模式创新、产物体系创新,发现新机会、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