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存款突破2000亿元!泉州农信迎来新发展格局

编辑: 发布时间:2022-04-11 作者: 来源: 浏览:1901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福建泉州农信系统奋发进取、一马当先,存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大关,贷款余额抵近1400亿元,存贷款市场份额保持全市银行业“双第一”。这不仅是规模体量、发展实力的大幅跃升,更是全市农信系统近年来融入大局、深耕本土、倾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印证。


发挥“农信所长”

推动乡村振兴活力释放


作为“农”字打头的金融机构,泉州农信系统以实干担当做好服务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在福建省农信联社与泉州市政府签订《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基础上,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叁农”重点领域。截至2021年末,泉州农信系统涉农贷款余额突破1120亿元,农户贷款余额近890亿元,涉农贷款占比超80%。


在畅通农村经济双循环、助推“叁变”改革上形成一系列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泉州农信系统以“融合”促“共进”,创新“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探索生产、供销、信用“叁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构建服务新时代乡村振兴命运共同体;以“地标”创“效益”,对接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与市市场监管局、市担保公司在全省首创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新产物,为6项地理标志商标成功授信,助推创响一批“泉”字号农特产物;以“普惠”兴“主体”,全力扶持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在全市独家承办“新农直通贷”基础上,与市农业农村局、人行泉州市中心支行联合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惠金融服务,以“无感授信、有感反馈、无缝对接、无忧周转”实现精准对接、高效服务,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中坚力量;以“信用”换“真金”,与市委乡村振兴办共同推动信用工程建设走深走实,累计评定信用户超70万户、信用村(社区)近1000个,并创新信用岛、信用渔区、信用街巷等新型信用模式。


聚焦“实体所需”

推动产业升级势能转换


泉州农信系统围绕泉州市打造国家级金改区、区域实体金融服务中心,以赋能民企和小微公司为重点,持续加大实体经济金融供给,仅2021年全年向小微公司发放贷款金额超千亿元。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近14万户、余额近600亿元,普惠型小微公司贷款户数、余额、占比均位列全市银行业第一。


泉州农信系统聚焦当地主导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积极探索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以创新信贷产物、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办贷流程为抓手,重点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中小微公司多元融资需求。


同时,泉州农信系统不断加大纾困惠企帮扶力度,累计投放四期纾困贷款近40亿元,成功落地全市首笔“中小微公司信贷直通车”贷款,全力开展“首贷培育行动”,倾力护航“六稳”“六保”。


瞄准“未来所向”

推动“四大经济”破题起势


进入“十四五”阶段,福建立足自身特色优势,突出做好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泉州农信系统紧跟政策步伐,奋力书写服务“四大经济”这篇大文章。


泉州农信系统赋能“数字经济”,积极创新“科创贷”“科技贷”等产物,为科创型公司提供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并充分运用大数据资源,在“金服云”平台发布20多款特色产物,为近8000家中小微公司提供信贷支持超120亿元;深耕“海洋经济”,持续升级“蓝色金融”模式,专设多家海洋金融服务中心和特色专营网点,创新特色涉海涉渔产物,全方位撬动渔船制造、海上养殖、远洋捕捞、冷链物流、海洋环保等海洋全产业链发展。


同时,泉州农信系统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重点支持绿色农业、生态林业、清洁能源、新型储能、节能环保产业,助力“绿满泉城”“蓝色海湾”行动;繁荣“文旅经济”,主动融入泉州“世遗”典范城市创建工程,强化“金融+文旅”全域融合,创新“民宿贷”“美食贷”“文创贷”等产物,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智慧场景,服务泉州古城文化保护和乡村休闲旅游建设。


心系“百姓所盼”

推动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泉州农信系统作为本乡本土的金融机构,不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住房、医疗、养老等民生刚需领域集中发力,开启社保卡金融服务新篇,提升住房公积金惠民服务质效;聚焦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主动搭建集金融、电商、物流、民生、服务“五位一体”的新型“一站式”农村综合服务平台,丰富农村基层服务的“毛细血管”。


下一步,泉州农信系统将对照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把自身发展融入泉州市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更有情怀、更有责任、更有担当地积极服务和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擦亮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叁大主力军金字招牌,为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贡献农信智慧与力量。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