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2021-2025年工作规划

编辑: 发布时间:2021-06-11 作者: 来源: 浏览:2331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党的十九大全面阐述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部署。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为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中国银行业协会与中国工商银行在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指导下,共同发起设立中国银行业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专家工作组(简称“工作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为重要支持单位,同时制定2021-2025年工作规划,并将做好如下工作:

一、工作组正式成立并推进运作

(一)在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指导下,银行业协会与工商银行共同发起并设立工作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为重要支持单位

(二)聘任工作组首席专家、组长和副组长,发布遴选工作组专家信息,建立跨行业跨领域专家库。初期主要依托银行业金融领域专家,逐步增加环境、社会和治理领域的专家,引入重点碳排放行业领域的专家。

二、向银保监会提供相关政策建议和专业咨询意见

(一)跟踪研究监管及政策动向。跟踪国际国内监管发展趋势,关注国家政策导向,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交流。

(二)协助制定银行业支持双碳目标工作指引。协助监管部门研究并撰写中国银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政策文件及指引,主动为监管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叁)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工作进展。向监管部门反映银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的进展情况。

叁、促使各行在治理层面成立领导小组

(一)促使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治理层面成立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本机构顶层设计,制定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规划,明确战略目标和实施路线图,做好任务目标分解,科学把握工作节奏,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四、引领银行业金融资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

(一)制定出台银行支持双碳目标的建议路线图。明确落地规划,包括主要内容、标准、时间表。

(二)推动会员银行制定支持双碳的战略规划。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明确绿色低碳的经营管理偏好。向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提供信贷政策调整建议,信贷资产结构优化建议,严控煤电项目融资、坚决拒绝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叁)组织相关银行交流研讨。对银行进行调研,根据实施经验,组织研讨,发布会议成果。

(四)做好宣传及引领工作。组织发布研究报告,助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端碳中和。

五、推进碳金融产物和业务创新

(一)推动完善碳金融产物体系。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构建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金融产物等相结合,多元化、完整性的产物体系。

(二)推动银行进行碳金融业务创新。探索绿色并购融资、绿色资管、气候债券、蓝色债券等创新产物,满足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发展能效信贷、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稳妥开展环境权益、碳排放权、生态补偿抵质押融资。

(叁)定期发布中国银行业碳金融产物清单。综合银行业实施经验,定期发布碳金融产物清单,引导银行完善碳金融产物。

六、引导银行建立气候风险治理和风控体系

(一)发布银行业“碳风控”框架。包括碳风险的治理、政策、方法、流程、监测与报告。

(二)推动银行完善“碳风控”实施体系。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理念,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气候风险治理和政策框架,健全气候风险的全流程管理体系,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的风险类型进行管控。促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境外投融资风险管理,确保项目遵守所在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相关国际标准或惯例。

(叁)研究碳达峰碳中和计量指标体系。研究指标设计,撰写相应建设方案。

(四)开展压力测试。组织有关银行开展碳排放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向监管部门报告测试结果。

七、加强碳排放的数据收集和信息系统建设

(一)出台“碳数据”标准。研究和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需的数据标准。加强碳排放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标识,构建碳排放数据的统计、监测、分析和报告体系。

(二)推动银行加强碳排放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碳排放信息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叁)探索建立银行业碳数据库。探索在银行业协会建立中国银行业碳排放数据跟踪系统,搭建协会会员单位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平台。

八、研究国际主流信息披露框架,做好碳排放信息披露

(一)推进“碳披露”研究。跟踪国际同业进展,加强披露框架、内容比较研究。

(二)推动银行履行“碳披露”。促使更多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TCFD等国际主流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框架从治理、战略、风险管理以及指标和目标四个方面,提升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统筹银行业环境、社会和治理及气候信息披露相关标准,保障披露数据可比有效。

九、推动建设气候友好型银行,努力实现运营碳中和

(一)发布评价标准。研究气候友好型银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支持中国银行业协会持续开展气候友好型银行评价,主动披露评价结果。

(二)推进银行提升“碳表现”。推动银行积极发展金融科技,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自身减排,努力实现运营碳中和。

十、加强碳领域的交流、合作及成果展示

(一)组织交流对话。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就碳达峰碳中和问题开展对话,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合作。加强碳领域的国际交流,深度参与国际规则的讨论和制定。

(二)加强宣传。推动工作组研究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峰会、银行业协会平台及重要报刊上的宣介,讲好中国碳领域故事,展示中国银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目标、举措和成效。

(叁)开展培训。编写培训教材,开展银行业范围内碳达峰碳中和普及培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