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王有鑫:美联储紧急救市举措背后的流动性危机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3-16 作者:王有鑫 来源: 资本流动与汇率评论 浏览:553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美国时间315日晚间,美联储超出市场预期,一步到位,宣布紧急降息10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降至0%-0.25%,并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计划。同时将银行的紧急贷款贴现率下调125个基点至0.25%,并将贷款期限延长至90天。鼓励银行利用金融危机以来积累的数万亿美元股本和流动性资产作为资本缓冲,向资产负债表和生活被疫情破坏的公司和家庭放贷。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疫情冲击和流动性危机促使美联储紧急采取“降息+蚕贰”政策。目前美国的问题不再是单纯的经济是否会陷入衰退的宏观经济问题,还面临着严峻的流动性和杠杆破裂问题,经济金融问题相互交叉迭加。因此,需要同时采取降息和宽松举措。
一方面,疫情冲击经济增长,为了避免经济陷入衰退需要大幅度降息。随着美国疫情检测范围的扩大和人员流动的不断传播,美国疫情逐渐严峻。截至3月15日,美国疫情已蔓延至全美大部分地区,华盛顿特区和30多个州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累计确诊人数达3244人。疫情对美国的餐饮、旅游、交通、住宿和商贸等行业造成冲击,严重伤害约占美国经济叁分之二的居民消费。目前看,疫情对美国经济活动的扰乱可能会持续到第二季度,除消费外,美国产物供应链面临中断风险,页岩油价格大幅下跌冲击公司投资,迭加外需疲软,美国经济将面临自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冲击。根据美联储利率决策框架,为了刺激就业和经济增长,美联储不得不将利率快速降至接近零下限。
    另一方面,由于股市大幅下跌,金融机构和公司正面临着快速去杠杆的过程,需要政府紧急加杠杆进行对冲。3月12日,美股再次出现熔断,是一周中的第二次熔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标准普尔500种股票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盘价与2月份的历史新高相比分别累计下跌28.3%、26.7%和26.6%,结束了长达11年的牛市周期。与此同时,当天市场上的黄金、外汇、美债价格全部下跌,而美元指数逆势上涨,说明市场上正在发生流动性危机,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一切风险资产,转而持有美元现金。
    区别于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是以快速去杠杆为代表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危机。美国目前公司杠杆率占骋顿笔比重约75%,处于历史高位,为避免快速去杠杆造成更深的货币和金融危机出现,美联储通过向市场提供7000亿美元的紧急流动性,同时承诺以0.25%的低利率向银行提供无限流动性支持,希望通过政府加杠杆进行对冲。除了向本国金融机构释放流动性,美联储还与其他五家主要央行(加拿大央行、欧洲央行、英国央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下调了互换额度的定价,以便它们在信贷市场面临压力时能够提供紧急流动性,而上一次出台类似政策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时。
第二,货币政策的效果将十分有限。一是美联储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岁月静好时,不会出台紧急降息和量宽的措施。措施的出台只能反映美国经济增长形势的严峻和金融市场恐慌的蔓延。从历史经验看,在大幅降息之后的六个月,主要股指普遍走低,大宗商品价格也表现疲软,需求并未被有效调动。因此,降息只是经济下行期的被动举措,只能延缓而不能逆转形势。在美联储宣布大规模“救市”举动之后,美国股指期货本月第叁次熔断,痴滨齿波动率指数也大幅跳涨,说明市场对于后市更加悲观。
二是降息不能改变深层次的供给侧问题。美国经济疲软更多是供给侧的问题,如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科技变革放缓、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这是中长期问题,而短期又面临疫情的影响和全球供应链中断的威胁。显而易见,降息并不能减少感染人数,也不能修复断裂的供应链。
叁是利率接近零下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灵。目前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已降至1%以下,在安全资产需求增加情况下,若短期利率同长期利率一同降至零利率下限,则通过购买长期国债压缩长短期利差的量化宽松效果将大打折扣,对经济的刺激力度也将减弱。而且,收益率曲线逐渐扁平化甚至倒挂,将扭曲利率的期限定价结构,抑制资金流向长期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从而达不到刺激信贷和经济增长的目的。
   第三,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恐将成为下一轮危机的起点。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长期低利率导致的宽松的金融环境,令投资者风险偏好提高,促使其追逐高收益、高风险、流动性更差的资产,带动美国叁大股指和公司杠杆率升至历史高位,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大幅提高。本次疫情只是触发点,即使没有疫情,脱离经济基本面的美股出现调整也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在上一轮宽松政策尚未退出之际,为了应对本轮危机,美联储再次祭出史无前例的降息加宽松举措,将使风险进一步累积,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空间紧张,政策工具几乎用尽。即使本轮危机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未来海量的流动性和远超历史规模的资产负债表恐将成为下一轮货币和债务危机的引爆器,一旦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和节奏把握不当,恐将带来新一轮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危机。
为今之计,在向市场提供紧急流动性、避免杠杆和股市崩裂的同时,各国更应携起手来采取切实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控制疫情,恢复生产,才可能避免经济进一步陷入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