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与培训 > 行业研究 > 银行家博客

当前是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的好时机

编辑: 发布时间:2011-03-07 作者:连平 来源: 浏览:235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是十二五时期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势所趋。从国际经验看,大部分推出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之后银行业都经历了一定时期的动荡,商业银行承受了较大压力,银行体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利率市场化应当审时度势、把握时机、积极稳妥地推进,以避免对我国银行业稳健运行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持续得到推进,目前对存贷款利率的限制主要是贷款利率的下浮限制和存款利率的上浮限制。我认为,在十二五期间利率市场化应当在宏观运行较为平稳、微观上金融机构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明显提高的条件下,稳步向前推进。未来应当找准时机,局部突破,推动全盘,逐步到位。

我认为,当前是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的不可多得的良好时机。今年以来,信贷市场明显供不应求,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浮的明显增加,原来为基准利率的贷款也有相当部分转为上浮,原来利率下浮的贷款也纷纷改为基准利率,下浮的大幅度减少。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当前信贷供求关系偏紧。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新上项目对信贷需求较大;2009年以来开工的许多投资项目仍然需要有新的信贷投入;与此同时,出口增长已经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水平,消费品生产稳步发展,这些都对信贷融资产生了新的很大的需求。在另一方面,我国骋顿笔保持两位数增长,物价上涨的幅度加大,流通中对货币资金的需求刚性上升;但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货币乘数明显下降。尤其是,为了控制信贷过快增长,今年央行和监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四大监管工具等,都将会较为有效地抑制信贷增长。预计今年的信贷增速难以明显超过16%,而去年信贷增速则超过20%。由此可见,在信贷供应增速有限而信贷需求明显扩大的情况下,信贷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是必然的。

此时如果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一步到位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应该不会对商业银行产生明显压力,市场也不会因此发生大的动荡。事实上,在贷款利率绝大部分都在趋于上浮的情况下,继续实施贷款利率下浮限制本身已经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应该说对市场也是一个信号,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在稳步推进,这可以起到督促商业银行加快提升定价能力和风控能力的步伐。我认为,未来银行信贷市场供求关系将依然延续今年的基本格局,即信贷需求由于上述因素将继续比较旺盛,而信贷供应由于上述货币政策和监管因素而相对增速有限,未来若干年的市场供求关系将有助于贷款利率市场化平稳过渡,逐步到位。

在存款利率上浮继续存在限制的情况下,先放开贷款利率下浮限制,基本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符合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原则。十多年前央行就提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推进思路,就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存款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之后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上限被取消,下浮可以达到10%。而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取消贷款下浮限制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取消这方面的限制是水到渠成的事。

当前,存款市场供求关系很不平衡,处在一个紧运行的状态。不少中小商业银行资金紧缺,不惜以高息从货币市场拆入资金,或发行收益率很高的理财产物。在这种状况下,存款利率市场化一步到位,即全面取消存款利率上浮限制,条件还很不成熟,因为在这种市场条件下,一旦取消上浮限制往往会引起市场出现加大波动,金融机构很可能争相上浮存款利率,从而形成无序竞争;在银行定价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这样做既会给银行业带来很大风险,也可能会形成市场较大的动荡。货币市场利率波动较大市场往往还能够接受,因为该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金融机构和专业人士;而存款市场则涉及政府、公司和广大民众,平稳运行和市场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存款利率市场化依然可以循着央行的利率市场化推进思路,即先大额长期后小额短期,稳步向前推进。当前可以选择部分大额长期的品种逐步放开利率上限,进一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取得经验后再稳步向前推进。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