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来说,存款保险制度至关重要。该制度不但能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还能使各类型银行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应尽快出台《金融机构破产处置条例》,构建安全、高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和破产法律制度,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
与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相比,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更大,影响更为广泛。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需在流动性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应尽快创造和完善基础条件,出台金融机构破产处置的相关条例。
连平说,对于银行来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最大的挑战无疑来自存款利率上升,息差收窄,进而影响盈利能力。同时银行还将面临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定价管理能力亟须提升、相关风险上升等压力和挑战。
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为银行产物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活跃?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有利于银行增加资金业务收入;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给银行开展债券发行承销、咨询顾问、结算清算等中间业务带来机遇;伴随利率市场化出现的各种金融衍生品,给银行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收益。
对于证券、信托 、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由于我国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实质上的利率市场化,因此存款利率放开对其影响有限。
同时,利率市场化将营造一个更为活跃的固定收益市场,有利于其业务发展。但存款利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部分非银行业的投资收益,会使利率波动频率更高,幅度更大,市场会出现新的与利率挂钩的投资产物,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展,这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分析能力和资产配置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需要哪些条件?
连平: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需要在流动性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在流动性偏紧、存款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必然导致存款利率迅速跳升、银行息差快速收窄、盈利能力显着下降,部分银行将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2012年6月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后,这种市场状况已有所显现。而在流动性较为宽松、银行之间拉存款温和竞争的情况下,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可能不会造成存款利率大幅上升。
对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来说,存款保险制度至关重要。该制度不但能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还能使国有控股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当前需要克服长期以来银行业对国家信用的依赖,培育市场化信用的理念,建立和完善市场化信用体系。还应尽快出台《金融机构破产处置条例》,构建安全、高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和破产法律制度,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
中国证券报:应当推出哪些与利率市场化配套的措施?
连平:一是建设和完善债券市场。成熟的债券市场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市场利率的重要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债券市场对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交易品种;允许更多公司发行债券融资,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债市,为建设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提供良好基础。
二是加强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市场基准利率的确立和完善至关重要,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成熟的债券市场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市场利率的重要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债券市场对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为建设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提供良好基础。
与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相比,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更大,影响更为广泛。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需在流动性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应尽快创造和完善基础条件,出台金融机构破产处置的相关条例。
连平说,对于银行来说,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最大的挑战无疑来自存款利率上升,息差收窄,进而影响盈利能力。同时银行还将面临流动性管理难度加大、定价管理能力亟须提升、相关风险上升等压力和挑战。
但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为银行产物创新提供了基础和条件;活跃?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有利于银行增加资金业务收入;包括债券市场在内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给银行开展债券发行承销、咨询顾问、结算清算等中间业务带来机遇;伴随利率市场化出现的各种金融衍生品,给银行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投资收益。
对于证券、信托 、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由于我国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已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实质上的利率市场化,因此存款利率放开对其影响有限。
同时,利率市场化将营造一个更为活跃的固定收益市场,有利于其业务发展。但存款利率的波动将直接影响部分非银行业的投资收益,会使利率波动频率更高,幅度更大,市场会出现新的与利率挂钩的投资产物,投资渠道进一步拓展,这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分析能力和资产配置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精彩对话
中国证券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需要哪些条件?
连平:放开存款利率上限需要在流动性较为宽松的环境下进行。在流动性偏紧、存款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取消存款利率上限必然导致存款利率迅速跳升、银行息差快速收窄、盈利能力显着下降,部分银行将面临很大的流动性风险。2012年6月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后,这种市场状况已有所显现。而在流动性较为宽松、银行之间拉存款温和竞争的情况下,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可能不会造成存款利率大幅上升。
对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来说,存款保险制度至关重要。该制度不但能有效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还能使国有控股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城市和农村商业银行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当前需要克服长期以来银行业对国家信用的依赖,培育市场化信用的理念,建立和完善市场化信用体系。还应尽快出台《金融机构破产处置条例》,构建安全、高效的市场退出机制和破产法律制度,规范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
中国证券报:应当推出哪些与利率市场化配套的措施?
连平:一是建设和完善债券市场。成熟的债券市场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市场利率的重要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债券市场对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丰富债券交易品种;允许更多公司发行债券融资,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债市,为建设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提供良好基础。
二是加强市场基准利率建设。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市场基准利率的确立和完善至关重要,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成熟的债券市场是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影响市场利率的重要基础。国际经验表明,发展债券市场对利率市场化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债券市场规模,为建设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疏通利率传导机制提供良好基础。
上一篇:通过创新拓展商业银行资本补充渠道
下一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攻坚的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