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报告》显示,5月交银中国财富景气指数为133点,较上期明显上升5个百分点,高出历史同期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本期财富景气指数的明显回升主要是受到了投资意愿指数大幅上升的影响。此外,经济景气指数以及收入增长指数也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表明经济运行呈现出稳定发展的势头。从区域看,各地区受访家庭对财富景气乐观程度均较上期有所提升,其中,北部地区增幅最明显。
一、就业形势改善带动经济景气指数回升,经济运行释放积极信号
本期经济景气指数为119点,比上期上升4个百分点。其中,投资景气指数和就业形势指数在连续两期下滑后,双双回升,而就业形势指数回升5个百分点,至113点,是拉动经济景气指数回升的主要因素。投资景气指数也回升3个百分点,至125点。一方面,在改革推向深化、措施得到逐步落实的情况下,公司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有所改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第叁产业占比持续提升,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优势已开始显现。然而,小康家庭对未来投资状况和就业形势的信心提升程度均弱于当前,侧面反映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带来该区域的产业重构和优化分工协作,推动本期北部地区受访家庭经济景气的信心。从区域看,北部地区经济景气指数上升幅度最大,达8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京沪深地区也分别上升5个百分点。
二、投资收益带动小康家庭收入增长,股市财富效应继续显现
本期小康家庭收入增长指数为153点。家庭财务状况和投资收益指数共同推动收入增长指数回升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高位。家庭财务状况指数为152点,其中小康家庭对现在家庭财务状况的满意程度的提升是推动家庭财务状况满意度上升的主要因素。从收入来看,小康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有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本期有61%的受访家庭认为本期家庭收入的增加是由财产性收入引起的,而在今年3月份,这一比例只有47%。从支出看,小康家庭认为当期家庭支出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在提及对未来家庭收入和支出的预期时,小康家庭的态度与上期保持一致,无明显变化。本期小康家庭投资收益指数上升3个百分点,为154点。现在投资收益指数上升6个百分点,预期投资收益指数与上期持平。受益于股市的拉动,小康家庭股票、基金投资收益指数继续攀升是本期投资收益最好的两类品种。
叁、风险偏好提升推动流动资产投资意愿上涨,股票持有率明显增加
本期小康家庭投资意愿指数上升7个百分点,达120点,创历史新高。其中,流动资产投资意愿和不动产投资意愿均有明显回升。本期流动资产投资意愿指数上升8个百分点。小康家庭对流动资产投资意愿的上升可以从近几个月快速上升的股票和基金开户数看出。4月沪深两市新增近500万投资者,基金新开户连续两个月大幅增加。表明在股市财富效应推动下,小康家庭对市场的乐观情绪正在加强,投资的风险偏好在逐渐提升。从未来小康家庭对各类流动资产的投资意愿来看,基金投资意愿最高,其次是股票,银行理财产物位列第叁。境外资产投资和宝类理财投资意愿与上期相比有比较明显的下滑,分别下滑14和7个百分点。从各类流动资产的持有情况看,本期持有股票的小康家庭比例从67%提升至75%。其次是银行理财产物,持有比例从66%上升至72%。
四、不动产投资意愿回升至临界点,核心城市重回景气区间,非核心城市仍位于不景气区间
小康家庭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上涨6个百分点,在连续12个月位于不景气区间后,重新回到100临界点。其中,预期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的涨幅明显高于现在不动产投资行为指数,说明更多小康家庭对楼市有良好的预期。从区域看,各地区小康家庭对不动产的投资意愿都有所回升。一带一路政策的持续释放,带动了京津冀一体化和对中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使得这些地区小康家庭对不动产投资的信心与活力明显增强。本期中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家庭的涨幅最为显着,分别上升10个和9个百分点。从持有不同房产数量的小康家庭来看,本期各类小康家庭对现在不动产的投资意愿均呈现回升态势。随着各项房地产相关政策逐步落实,成交量持续回暖,本期拥有2套以上住房的小康家庭对未来不动产投资意愿有比较明显的上升。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拥有多套房家庭相比1套房以下家庭更为富裕,其未来投资意愿更强;另一方面,从调研来看,本期非核心城市1套房以下家庭对未来不动产投资意愿有所减弱,而多套房家庭投资意愿增强。分城市级别看,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对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核心城市从上期的100临界点上升至105点,非核心城市从90的历史低点回升至98点,虽仍处于不景气区间,但却表明房产政策对非核心城市的提振作用并不弱于核心城市。
一、就业形势改善带动经济景气指数回升,经济运行释放积极信号
本期经济景气指数为119点,比上期上升4个百分点。其中,投资景气指数和就业形势指数在连续两期下滑后,双双回升,而就业形势指数回升5个百分点,至113点,是拉动经济景气指数回升的主要因素。投资景气指数也回升3个百分点,至125点。一方面,在改革推向深化、措施得到逐步落实的情况下,公司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有所改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第叁产业占比持续提升,其在吸纳就业方面的优势已开始显现。然而,小康家庭对未来投资状况和就业形势的信心提升程度均弱于当前,侧面反映出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加快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带来该区域的产业重构和优化分工协作,推动本期北部地区受访家庭经济景气的信心。从区域看,北部地区经济景气指数上升幅度最大,达8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和京沪深地区也分别上升5个百分点。
二、投资收益带动小康家庭收入增长,股市财富效应继续显现
本期小康家庭收入增长指数为153点。家庭财务状况和投资收益指数共同推动收入增长指数回升3个百分点,处于历史高位。家庭财务状况指数为152点,其中小康家庭对现在家庭财务状况的满意程度的提升是推动家庭财务状况满意度上升的主要因素。从收入来看,小康家庭收入来源主要有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本期有61%的受访家庭认为本期家庭收入的增加是由财产性收入引起的,而在今年3月份,这一比例只有47%。从支出看,小康家庭认为当期家庭支出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加。在提及对未来家庭收入和支出的预期时,小康家庭的态度与上期保持一致,无明显变化。本期小康家庭投资收益指数上升3个百分点,为154点。现在投资收益指数上升6个百分点,预期投资收益指数与上期持平。受益于股市的拉动,小康家庭股票、基金投资收益指数继续攀升是本期投资收益最好的两类品种。
叁、风险偏好提升推动流动资产投资意愿上涨,股票持有率明显增加
本期小康家庭投资意愿指数上升7个百分点,达120点,创历史新高。其中,流动资产投资意愿和不动产投资意愿均有明显回升。本期流动资产投资意愿指数上升8个百分点。小康家庭对流动资产投资意愿的上升可以从近几个月快速上升的股票和基金开户数看出。4月沪深两市新增近500万投资者,基金新开户连续两个月大幅增加。表明在股市财富效应推动下,小康家庭对市场的乐观情绪正在加强,投资的风险偏好在逐渐提升。从未来小康家庭对各类流动资产的投资意愿来看,基金投资意愿最高,其次是股票,银行理财产物位列第叁。境外资产投资和宝类理财投资意愿与上期相比有比较明显的下滑,分别下滑14和7个百分点。从各类流动资产的持有情况看,本期持有股票的小康家庭比例从67%提升至75%。其次是银行理财产物,持有比例从66%上升至72%。
四、不动产投资意愿回升至临界点,核心城市重回景气区间,非核心城市仍位于不景气区间
小康家庭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上涨6个百分点,在连续12个月位于不景气区间后,重新回到100临界点。其中,预期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的涨幅明显高于现在不动产投资行为指数,说明更多小康家庭对楼市有良好的预期。从区域看,各地区小康家庭对不动产的投资意愿都有所回升。一带一路政策的持续释放,带动了京津冀一体化和对中西部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使得这些地区小康家庭对不动产投资的信心与活力明显增强。本期中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家庭的涨幅最为显着,分别上升10个和9个百分点。从持有不同房产数量的小康家庭来看,本期各类小康家庭对现在不动产的投资意愿均呈现回升态势。随着各项房地产相关政策逐步落实,成交量持续回暖,本期拥有2套以上住房的小康家庭对未来不动产投资意愿有比较明显的上升。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拥有多套房家庭相比1套房以下家庭更为富裕,其未来投资意愿更强;另一方面,从调研来看,本期非核心城市1套房以下家庭对未来不动产投资意愿有所减弱,而多套房家庭投资意愿增强。分城市级别看,核心城市和非核心城市对不动产投资意愿指数都呈上升趋势。其中,核心城市从上期的100临界点上升至105点,非核心城市从90的历史低点回升至98点,虽仍处于不景气区间,但却表明房产政策对非核心城市的提振作用并不弱于核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