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与培训 > 行业研究 > 银行家博客

中国需加强国债金融属性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9-02 作者:宗良 来源: 浏览:2094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中国需加强国债金融属性 建议取消免税制度--专访
2014年 9月 2日 星期二
记者 徐永
路透上海9月1日 - 中国国债二级市场相比政策性银行债今年来不甚活跃,让诸多人士开始反思现行国债管理体制。中国银行(601988.SS: 行情)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宗良认为,中国国债管理制度,除了考虑其财政属性,满足财政赤字筹资需要外,还应该根据金融市场发展需要,强化其金融属性。
他在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十八届叁中全会提出健全国债收益率曲线,但目前国债收益率基准效应还没有完全发挥。除了运行机制,如国债交易市场的分割外,还有财政政策方面,国债如何发挥其金融属性的问题,他并建议考虑取消国债免税制度,以及优化招标发行方式等。
“央行从以数量型调控为主向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转变的过程中,国债市场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各期限收益率上提供定价基准。”他说。
国债市场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生结合的重要领域,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曾经鲜明指出:由于国债市场担负着配全基准利率,形成整个社会基准利率体系的任务,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债的金融属性要远远超过它的财政属性。
中国自2006年起,国债发行规模确定由之前的国债发行额管理改为国债余额管理,前者某个年度的国债发行额,是当年财政赤字和借新还旧之和;后者则等于上年末国债余额限额与当年财政赤字之和。
在国债余额管理制度下,短期限国债的滚动有更多可能,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国债金融属性增强的重要表现,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国债发行规模受限赤字规模,存量增速不及政策性银行债等问题逐渐凸显,国债金融属性需要加强。
宗良引用澳大利亚的例子认为,澳洲为了市场利率风险管理及期货市场的发展需要,即使在财政盈余的年份,也会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以维持市场流动性,国债已不仅是财政融资方式,更在金融市场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不过中国而言,从2011年政策性银行债托管量超过记账式国债开始,两者的差距不断扩大,到今年7月底,政策银行债的存量已接近10万亿元人民币,明显高于记账式国债8.1万亿的规模。
中国今年利率债二级交易中,国债交易活跃程度明显不及国开债,从现券交易的品种结构来看,2005年以来,国开债的比重一直没有超过22%,而今年前七个月,比重已提高到33.97%,整个政策性银行债的交易比重,则首次超过半数达到51.24%,记账式国债的比重2005年以来则一直徘徊在20%以下。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