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出台十项普惠金融服务举措 ——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携手小微公司共战疫情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及天津市政府对于《打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21条)》等文件精神,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通过出台十项普惠金融服务举措,全力保障全市小微公司的金融服务需求。
一、全力满足防疫重点公司的信贷需要,建立审批绿色通道。
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向全辖发送国家疫情防控重点支持公司和天津市生产防疫公司名单,要求各管辖行安排专人与所辖区域内防疫客户全履盖对接走访,每日报送授信需求业务台账。建立疫情防控项目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对医院、医疗、生物制药、疫苗生产、电信、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科研攻关等防疫领域,优先受理、优先尽责、优先审批。本着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服务宗旨,提供节假日应急贷款、先做业务后评级、视频尽责、专项贷款规模等便利措施,保证授信流程的简化和灵活。
二、优化金融服务,推出“战疫贷”专项产物。
针对疫情防控及相关民生物资保障行业内的公司,专项推出“战疫贷”产物,保障采购、生产、科研等各项资金需求,贷款利率最低2.3%(不含政府贴息优惠),金额最高5000万元,并提高中长期贷款及信用贷款占比。
叁、全力保障受疫情影响公司的信贷稳定,开通信用总量延期的应急绿色通道。
针对2月底前信用总量到期,经营情况正常,无重大风险事项的客户,如因疫情影响到期前无法完成年审工作,主动通过应急操作将信用总量延期至3月31日,按照原批复要求审核延期期限内的提款申请。目前纳入总量延期管理的小微公司共计18户,授信总量合计7800万元。
四、做好延迟复工公司的纾困解困工作。
根据公司所在工业园区恢复经营情况等,综合判断实际复工时间,通过使用贷款延期应急场景,为延迟复工公司调整贷款期限。针对已批未放且确有资金需求的公司,及时研判疫情影响,保证一季度末投放到位。针对新增客户,通过提前介入、平行作业、专人审批等措施,全力保障资金需求。加强资金支付监控和贷后管理,确保贷款真正惠及延迟复工公司。
五、对受疫情影响公司实施“一户一策”,缓解资金压力。
及时开展存量客户的风险排查,严格还款效期管理,对风险事项早发现、早处理、早化解,严控新增不良发生。对因受疫情影响无法正常经营、遇到暂时困难、不能及时还款的公司,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逐户制定授信策略,积极运用支持暂时经营困难公司相关政策及中银接力通宝、借新还旧等措施缓解资金压力。
六、与公司共克时艰,下调贷款利率减轻公司负担。
坚决落实疫情期间贷款利率要求,原则上小微公司存量客户新发放贷款利率均不高于去年水平,新客户参照类似存量客户新发放贷款利率执行。针对国家疫情防控重点支持公司,执行最优惠利率。
七、深化银担合作,加大科企融资支持。
结合政府贴息、担保机构担保费用减免、天津市科融担保“同心贷”产物等政策支持,全面落实雏鹰、瞪羚公司营销要求,组织全辖因地制宜的开展电话拜访或实地走访,3月底前实现全覆盖。对于有授信需求的客户,要求各管辖行在明确授信意向后,在1周内完成与分行(包括担保机构)联系,明确授信可行性及业务方案制定,2周内完成项目上报,其中担保机构介入的要在担保机构准入后1周内完成上报。对于已完成授信批复的项目,尽快完成贷款投放。
八、发挥高效、便捷的线上金融服务优势。
通过加大线上产物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公司优先采用电子渠道办理结算、融资业务,确保客户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中银网融易”、“中银票别贴”、“中银税易贷”等线上融资产物的便捷服务。
九、做好公司信用的维护工作。
积极维护公司征信,对于受到疫情影响被动出现的征信不良记录,按照有关规定做好征信异议处理。对于因疫情影响导致贷款逾期、违约的公司,具备恢复生产经营意愿和能力的,积极采取暂困帮扶、不良贷款重组等方式帮助公司重建信用。
十、持续提供保障性金融服务。
制定《普惠金融条线业务连续性计划方案》,在分行普惠金融部设立工作小组,协调、指导全辖开展连续性管理及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继续保持对普惠金融及小微公司业务的高度重视,对疫情防控相关行业及天津市重点支持的瞪羚、雏鹰等科技型中小公司加大项目储备,确保达到季度末及全年贷款投放要求;与总行、市政府、市银保监局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百行进万企”及有关撮合活动的工作要求,快速、精准提供公司亟需的金融服务。
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敏捷反应,发挥大行担当,与公司共克时艰、共抗疫情,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津21条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役贡献中行普惠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