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信社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进一步细化落实“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措施,为公司融资需求问诊把脉、量体裁衣,把金融活水引入小微公司“最后一公里”。目前,广西农信社小微公司贷款余额已突破3000亿元,小微公司贷款占广西银行业“半壁江山”,有力地支持了小微公司平稳健康发展。
一、“党旗领航”强化组织保障。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区联社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部门职责分工,督促和指导全区91家县级农合机构相应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的融资对接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各级农合机构组织领导保障。二是加强动员部署和协调组织。区联社组织全区91家农合机构参与“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动员部署会,并开展培训,“化繁为简”将融资对接工作总结归纳为“十个重点问题”、“十项规定动作”,层层压实责任要求各县级农合机构对标对表,及时针对本机构情况开展进一步培训,确保对接工作的各项要求及时传达到基层信贷人员,确保更高效地开展融资对接工作。
二、“广而告之”加强宣传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区联社大楼“地标”优势,高亮度、高频度滚动播放“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宣传标语和宣传视频。二是充分发挥各级农合机构扎根基层的“地缘”优势,在微信公众号推送问卷调查邀请函和二维码的基础上,各机构网点组织人员深入工业园区、社区开展宣传活动,部分机构协同地方政府、银保监分局、银行业协会等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银企对接会,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扩大了“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活动的影响力。如北海市区联社联合当地政府、公司举办“百行进万企”银企对接会,通过对接会展示农信公司文化、宣传授信政策、推介金融产物,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叁、“督、导结合”加强沟通指导。
一是充分发挥广西区农信联社管理职能,实时掌握各县级农合机构问卷填报进度,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通报,督促落后机构“迎头赶上”。组织二次对接,及时掌握公司疫情期间融资需求的变化。截至3月末,全区农合机构问卷一填报率达75%以上,较上月末增加30%。二是开展“回头看”工作。根据银保监局最新文件精神,利用活动延长的契机,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全区农合机构疫情期间进行二次对接,及时掌握公司疫情期间融资需求,提升回访率。叁是充当沟通“桥梁”及时解决问题。区联社设专人专职负责“百行进万企”融资对接工作,及时向广西银保监局、广西银行业协会反馈各级农合机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当日问题当日解决,银企对接更顺畅。&苍产蝉辫;
四、“疫路同行”助力复工复产。
一是积极做好国家及自治区防疫物资生产和重点公司融资授信工作。截至3月末,全区农合机构累计对接国家及自治区防疫物资生产和重点收储公司219家,累计授信6.92亿元。广西新天德能源有限公司作为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重要消杀用品生产公司,当前急需流动资金采购木薯原料。得知该公司有融资需求后,钦州市区联社主动对接,克服公司保证人均在外地无法做到面签保证担保合同的困难,灵活采取视频面签的方式签订保证合同,给予该公司5000万元流动资金循环贷款支持,第一时间保证该公司防疫物资生产需求。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支持融资对接工作。对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的小微公司“一户一策”制定扶持方案,综合运用调整还款计划、无还本续贷、展期、贷款重整等手段帮助小微公司渡过难关。同时推出“复工贷”,增加140亿元专项信贷规模支持小微公司复工复产,实行最低年化3.65%的优惠利率政策。叁是运用多种金融产物组合,提升客户满意度。广西农信社充分发挥“地方金融主力军”职责,除提供融资服务外,充分满足客户在账户结算、代发工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信用卡等其他方面的金融服务需求,运用广西农信社免跨行转账手续费、小额账户管理费等多达67项免费服务政策,疫情期间足不出户也能通过线上办理业务,享受优质的银行服务,进一步提升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对接回访率。四是提高办贷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开辟疫情期间小微公司贷款审批绿色通道。实行“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做到信贷额度优先安排、贷款申请优先审批、贷款资金优先发放“叁个优先”和“随到随办”、“快办快结”。提升客户信贷获得感。至3月末,支持复工复产公司新增贷款168.27亿元,其中小微公司(含个体工商户)贷款107.45亿元。
截至3月末,广西农信社“百行进万企”已成功对接21536户,对接率达75.09%以上,同意回访比例达20.39%。活动期间授信金额18.33亿元,其中首贷户为92户。广西农信社切实做到了为小微公司解燃眉之急,有力支持了小微公司复工复产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