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机遇 努力开启中国贸易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征程——黄润中秘书长在第七届中国贸易金融年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张立林行长、侯维栋行长、陈升理事长、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七届中国贸易金融年会,主题是“迎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这为贸易金融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本次年会是新时代下召开的第一次年会,希望大家借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相互交流、共同提高,迎接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首先,请允许我受潘天美九一厂制作的委托,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向出席今天活动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对本次大会的承办方交通银行给予的大力支持和精心安排表示由衷的谢意!
借此机会谈一下我对于贸易金融行业发展的几点粗浅认识,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清醒认识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
先从国际上看,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贸易量变化波动较大等国际因素影响,2015-2017年,贸易金融行业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数据交换平台显示,2015-2017年贸易融资投放量约为4.02万亿美元、3.25万亿美元和3.09万亿美元。其中,2017年由于主要经济体同步复苏态势明显,世界经济进入相对强势的复苏轨道,外贸需求旺盛,国际贸易融资投放量得到一定提升。
前不久,世界贸易组织(WTO)宣布,2017年的货物贸易量同比增长4.7%,达到2011年以来、时隔6年的高水准。同时,据海关统计,201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国内经济稳中向好,推动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9.4%,达6.75万亿元人民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然而,今年3月下旬以来,由美方挑起的包括中美在内的全球贸易摩擦一度呈现愈演愈烈的势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国际贸易走势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有增无减。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风潮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的威胁持续,宽松货币环境催生的资产泡沫仍在累积,全球债务水平过高,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转向引发的外部效应逐渐显露。可以说,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面临的环境愈发复杂。
再看下国内,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逐步进入“调结构、稳增长、换动能、高质量”的发展阶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去一降一补”为抓手,打好三大攻坚战任务。在此背景下,金融业行业监管环境趋严,商业银行“合规”压力上升。自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强监管、严监管、深监管”成为金融行业的新常态,2017年堪称中国银行业的“强监管元年”,各种监管规定密集出台。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对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等重磅措施也相继出台。银行业要认清形势,并相应调整、匹配自身,以适应形势要求。一应进一步回归本源、专业主业、发挥优势、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银行业资金“脱实向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始终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进行创新,实现经济和金融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二应进一步增强合规意识和责任意识。自上而下树立依法合规的经营理念和合规文化,包括反洗钱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形成有约束力的制度,对违法违规事件和人员严格问责。三应进一步加快自身改革,推进战略转型。银行要注重结合新技术和新形势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客户的需求进行转型发展,积极探索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特色化、差异化转型之路。
二、充分发挥新时代贸易金融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国内外经贸合作不断扩大,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贸易金融有效发挥了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直接服务实体经济。贸易金融是商业银行的基础性业务,本质是为商品或服务交易提供支付、结算、信贷、信用担保等服务,并嵌入到贸易双方包括采购、制造、销售等环节在内的上下游的各节点,便利公司开展贸易经营,与实体经济密切联系、互促共生。二是落实国家普惠金融发展战略。贸易融资以商品交易产生的存货、应收和预付账款等资产作为还款来源,对公司的经营和资信要求相对较低,是较为适合小微公司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此外,近年来,供应链金融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利器,格外受到各界的重视。传统的贸易金融侧重于单个公司单笔交易的单个业务环节,而供应链金融则能覆盖整个贸易链条,为公司及贸易链条的上下游客户提供全流程的融资服务,成为解决小微公司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三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经济已经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特别是今年4月10日,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宣布了扩大开放四大举措,并向世界明确表态:“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同时,随着我国公司“走出去”的不断深化以及各类重大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地实施,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供公司所需的产物和服务,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如通过信用保险融资、出口买方信贷等贸易融资服务,缓解公司面临的国别风险和信用风险;如考虑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强烈需求,加大对境内公司设备出口及境外承包工程项下带动的设备、基础设施、服务输出提供结算、融资及担保支持等。四是助力打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去年,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重大金融风险列为三大攻坚战之首。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也提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贸易金融具备债务自偿性特征,银行依托对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或者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和信誉捆绑,在有效控制授信资金风险的前提下进行授信,风险相对可控。同时,贸易金融风险资本占用较低,属于典型的轻资本型业务,将更加有助于银行信贷结构优化。大力发展贸易金融业务有利于助力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
三、努力开拓贸易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逐步深化、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回暖向好、以及中国银行业在全球的相对地位逐步提升等大背景下,贸易金融将迎来发展期,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商业银行应深入洞悉、抓住新机遇,积极应对、准确把握贸易金融未来发展路程。一是以公司为中心的综合化贸易金融服务需求增加。近十来年,公司集团越来越成为国际经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与单个公司相比,公司集团内外部交易模式、财务活动更为复杂,对银行服务的需求已经超越简单的结算和融资,而是希望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基于公司交易流程,提供应收应付账款管理、资金归集、现金流改善等服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交易银行”的理念应运而生,交易银行理念不仅拓展了贸易金融业务的内涵和外延,而且促使贸易金融业务由“贩卖”已有商品转变为提供一站式综合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二是国内贸易蕴含巨大业务机遇。国内产业规模扩展、内部分工深化催生国内贸易与流通快速增长,蕴含丰富的资金管理、支付结算、贸易融资、担保增信业务机遇。以应收账款融资为例,目前,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已从2005年末的不足3万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3.5万亿元,公司有庞大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融资金融需求。三是大宗商品融资业务面临增长机遇。我国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争取全球大宗商品资源计价权、定价权,推动面向国际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和境内外要素市场互联互通,推动原油等战略性大宗商品人民币计价交易。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底,我国大宗商品电子类交易市场共计1969家,同比增长60%,实物交易规模超过30万亿元。同时,期货市场国际化也为大宗商品融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17年,上海原油期货市场、大连铁矿石期货市场先后正式引入境外投资者,为全球投资者分享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提供了平台。四是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我国的跨境电商业务发展迅速,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2018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总额7.6万亿元,同比增长13.43%;2018年交易规模有望增至9万亿元。电子商务并不仅是把互联网作为一个简单的销售渠道或技术手段,而是逐渐向上下游延伸,把消费者、平台商及生产公司紧密连接起来组成生态链,从而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全产业链生态化系统。近年来,我国已经有不少商业银行针对跨境电商业务模式需求开发了相关产物,为跨境电商平台、海外商户、境内个人提供集线上支付、跨境清算、国际收支申报、反洗钱、人民币跨境申报等为一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五是“一带一路”沿线贸易金融和对外担保业务需求增长。一方面,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将保持高速增长,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机械、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产物出口将迎来快速发展,银行可围绕双边快速增长贸易提供结算、融资、担保等本外币一体化服务;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带动境外工程承包快速发展,银行投标、预付款、履约等保函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六是金融科技变革贸易金融业务模式。金融科技并未改变传统金融业务资金融通的核心本质,而是改变了技术在金融活动过程中的流程与重要性,将技术端从过去的支持、辅助性工具推向前台。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手段在贸易金融领域逐步走向应用,为贸易金融专业化风险管理提供了新手段,为契合客户个性化需求、加快标准产物组合创新提供了新途径。尤其是“区块链”技术,具有提高效率,降低操作风险的特点,在结算、清算领域具有巨大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在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和国际保理等业务领域已经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建设银行的带领下,在有关部门和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为促进我国贸易金融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开展《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人民币国际化》等相关课题研究、推动我国银行业“贸金区块链平台”建设相关工作、组织贸易金融业务培训活动等,同时,在制定行业规范、促进同业交流、加强国际合作和协调监管沟通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伟大的时代开启伟大的征程,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绘就了走进新时代、展望新目标、肩负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的宏伟蓝图。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要求,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有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充分发挥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四项核心职能,落实监管的要求,反映行业的诉求,做好纽带桥梁,扎实工作、开拓进取、确保年度各项工作计划顺利实施,为贸易金融高质量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构建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