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我很荣幸地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在这里接受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委员会授予的5A等级牌匾。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在中国银监会和国家民政部领导下共同努力获得的荣誉。
中国银行业协会明年5月才满十岁,还很年轻,还存在很多不足。所以,我们深知,国家民政部组织这样的评估并授予我们这样的荣誉,主要是对我们的鼓励,更是一种鞭策。我们只有借此契机,认真总结经验,做好今后工作,有所创造,有所建树,才无愧于这一荣誉。
良好的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受信赖受尊重的行业协会品牌。怎样才能打造这样的品牌呢?我们的工作体会是:加强治理,引领自律,提升服务,才能赢得信赖,赢得尊重,打造品牌。
只有加强治理,才能赢得信赖。中国银行业协会近年来,一是严格按章程健全了会员大会、理事会和常务理事会制度,认真执行换届选举制度,实行会员民主管理,初步形成了“一切为了会员单位,一切依靠会员单位”的治理结构。二是注重内设部门对专业委员会的支持配合,积极发挥专业委员会的作用。最近新设业务协调部及保理、托管、金融租赁以及银行卡四个专业委员会推动重要业务发展,效果初显。三是重点加强日常办事机构秘书处的内部管理,强调每一部门和员工都须找准位置、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决定任何重大事项,都须充分协商,实行民主集中制。坚决奉行“制度管人、合规办事”的原则。同时在秘书处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的监督保障作用。四是高标准建立“进退机制”,坚决清理不合格人员,对新增人员一律“逢进必考”,整顿队伍,整顿作风;同时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初步形成了“敬业、规范、专业、高端”的积极奋进的工作团队文化。
只有引领自律,才能赢得尊重。2005年10月25日,中国银行业协会组织40多家会员单位在人民大会堂隆重签署《中国银行业自律公约》,在业界及全社会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尤其是512汶川大地震、2008年迎奥运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事件发生以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引领行业自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监管部门、相关受众以及会员单位的充分肯定,也是我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亮点。
我们以迎奥运为契机,引领银行业广泛开展文明规范服务系列活动。针对个别银行在人性化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印发《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对于为严重老弱病残等特殊客户做好人性化服务的紧急通知》,对特殊客户的银行服务提出自律要求;针对社会舆论对个人房贷市场存在问题的反映,发布《对于自律规范做好存量房贷款利率调整相关工作的提示》。汶川地震发生后,立即联合会员银行做出“抗震救灾金融服务六项特别承诺”。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的决策部署,联合会员银行发布《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贯彻落实中央“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九项措施”的六点共识》、《对于近期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律工作的几点意见》,还组织地方协会共同发布全国银行业协会《对于建立合作联动机制,共同推动银团贷款业务发展八项共识》。最近又向会员单位发出了“对于严格自律遵守大额授信上限,大力推动银团贷款业务发展的通知”。为引领银行业加大对“三农”及中小公司的信贷支持,积极组织全国地方金融论坛并首推“中国地方金融十佳特色产物”评选,评选出10个中国地方金融特色产物,运用评选结果,出版发行《服务中小公司及三农特色金融产物选编与点评》,受到各方好评。为推动会员单位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印发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不久前,通过理事会表决,向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捐赠人民币270万元,在河南省筹建一所冠名“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健康快车显微眼科手术培训中心,并在揭牌仪式上向社会公布《中国银行业2008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大力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投身社会慈善事业。
只有提升服务,才能打造品牌。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工作路线图,即:“知悉会员需求,研发产物项目,打造行业平台,提供高端服务”。要求秘书处工作人员首先要知悉会员单位需求,进而创造性琢磨思考和工作,为会员单位设计提供高水平的产物和服务项目,以此为元素打造作为银行业表达其共同诉求、自律其共同行为、维护其共同权益、协调其共同事业、服务其共同利益的平台,充当好行业政策建议者、信息传播者、市场协调者、纠纷仲裁者、天美九一厂制作者和专项工作组织者的角色,竭诚为会员单位办实事、办好事。
为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我们制订了《“逃废银行债务机构”名单管理办法》,对列入黑名单的债务人采取行业内维权措施,同时发布风险提示,请各会员单位做好外资中小公司主欠贷走逃的风险防范工作,并利用好黑名单制度,在行业内及时通报逃废债务机构。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就解决执行难问题、推进执行工作以及协助“查、冻、扣”等工作向最高人民法院和银监会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在重大客户发生危机事件时,积极促进银企充分沟通,有效维护会员银行信贷资产安全。作为行业代言人,我们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反映行业诉求,积极提出相关立法及政策建议。组织会员单位与人民银行、银监会、财政部等部门进行座谈,集中反映行业诉求,建立与相关监管及政府机构的对话沟通机制。与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联合主办“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热点问题学术论坛”,宣传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按照“跟踪银行业前沿问题,邀请国内外一流专家,针对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注重操作性求真务实”的设计理念,每季度举办“银行前沿问题大讲堂”。在银监会指导下,成立新闻协作办公室,及时将负面舆情提示给会员单位,编写“每日银行业舆情”及重点舆情专报,同时为金融口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举办“金融业务与金融知识培训班”。
银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金融经济安全的特殊重要行业,这就决定了银行业协会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该行业不能没有相应高端的协会平台。这一点对中国银行业尤为重要。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已超过70万亿元人民币,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超过95%。改革开放发展中的中国银行业需要受信赖受尊重的高端协会平台。
总之,打造受信赖受尊重的行业协会品牌,社会对我们有期待,政府有期待,会员单位更有期待,我们将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做好协会工作,向社会、政府和会员单位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