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平安银行加速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助力深圳“双区”建设

编辑: 发布时间:2020-11-10 作者: 来源:晶报官方帐号 浏览:2435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育新机,开新局。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欢庆之声犹在耳旁,新一轮的改革创新发展已扬帆起航。


40年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深圳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作为在深圳经济特区内诞生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安银行的前身深圳发展银行,不仅是中国金融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发育的重要开端,该行扎根经济特区而发展壮大,为深圳的经济腾飞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如今,深圳已被赋予新时代新的历史使命。平安银行表示,未来将积极投身深圳在更高起点上的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积极拥抱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要素市场化配置中的带来的机遇,大力推动金融科技创新,为深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金融力量。



扎根经济特区伴随特区成长


深圳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创新最好的试验田。


1987年12月28日,平安银行的前身——深圳发展银行,在6家农村信用社的基础上经股份制改组正式诞生。作为深圳中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深发展一出生,便携带着深圳经济特区“敢想、敢闯、敢干”精神的深深烙印,以“敢为天下先”作为自己独特的品质和准则,通过一系列锐意革新突破,为建设特区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作为中国公司股份制改革的实验成果,深发展也扮演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探路先锋。


据了解,深发展在筹建阶段就面临着股本不足,1987年5月10日,尚未开业的深发展以自由认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发售并筹集79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这也是深圳最早的公司股票之一。1991年4月,深发展股票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我国最早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票。



2012年7月27日,随着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完成对深发展的收购和控股,深圳发展银行正式变更为平安银行,自此开启新一轮的创新发展阶段,银行自身的规模也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日益增强。截止2020年9月末,该行资产总额43469.21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5850.04亿元,吸收存款余额25498.45亿元。


2020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世界经济都面临巨大影响,但市场对平安银行的发展前景持乐观预期,从年初至今,平安银行的股价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深圳综改方案蕴含巨大的发展机会


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深圳如今已被党中央赋予新时代的使命。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以清单批量授权方式赋予深圳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


《方案》在资本市场发展以及金融业对外开放等领域,给予深圳先行先试的权利,这也为深圳金融业以及资本市场拓展了自主创新空间。未来,深圳将在数字人民币研发及应用领域先行先试,在金融业对外开方面,金融机构将可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业务试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中完善外汇管理体制。


平安银行表示,《方案》中包含的系列改革举措,将为银行业带来更多的业务创新机会,比如探索建立跨境理财通机制、开展本外币合一的跨境资金池业务、开展跨境贷款业务、稳步扩大跨境资产转让业务试点等等。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方案》中提出,深圳应“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作为一家在粤港澳大湾区出生长大的银行,平安银行的银行网点已覆盖湾区主要城市,天然具备与粤港澳大湾区同频共振的发展基因。


目前,平安银行已主动研究、挖掘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中的发展机会,已拥有在岸、离岸、自贸区、狈搁础、香港分行五大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未来,平安银行将充分利用政策带来的业务创新机遇,为粤港澳大湾区客户提供境内外、本外币、离在岸一体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



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供发展新动力


《方案》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也意味着深圳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已获得先行先试的权利,一批重大改革措施也即将启动。


在要素市场中,资金是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加大资金在供给侧的运行效率,让资金更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也是为深圳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提供强劲动力的重要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深圳作为创新创业之城,拥有大量的创新、创业公司。对这些创新、创业公司,只要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资金给予他们一定支撑,突破瓶颈,他们很可能就是未来深圳经济的新的增长点。


平安银行有关人士介绍,针对深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该行将在信贷资源配置、审批授权管理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有效提高和保障对双区建设的金融服务效率。


近年来,平安银行的内部信贷政策已将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规划地区纳入重点支持区域,优选行业引导信贷资源投向电子信息、医疗健康、交通运输、仓储物流、新基建、新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并通过持续的政策宣导、有针对性的区域指导、行业客户名录发布、考核指标设置等多种手段,引导和鼓励经营单位积极服务区域优质客户群,助力区域公司实现产业升级。


与此同时,该行为公司量身打造各类差异化的金融产物,满足公司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例如:针对新增产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需求,主动配合公司提供中长期项目贷款,助力区域优质公司技术突破;积极介入公司基于做强做大主营业务的产业链横向、纵向并购、跨境并购等授信需求,支持公司通过并购强化主业优势、获得核心资源。


针对战略意义突出、行业地位较高的关键行业,该行还积极为公司发放包括信用贷款、中长期流贷在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帮助公司打造稳定的现金流;针对拟上市科创板公司建立业务孵化机制和孵化资金池,制定差异化的融资准入标准、预审流程,调整风险容忍度和考核机制,支持拟上市科创板公司的发展。


依托金融科技创新助力“双区”建设


平安银行表示,《方案》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举措,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关键。在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技创新一直与改革发展如影随形,相互推进。


近年来,平安银行已确立的“金融+科技”发展战略,依托集团在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和资源优势,将前沿科技全面运用于产物创新、客户服务、业务运营和风险控制等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持续升级传统业务,创新业务模式,优化管理决策,提高运营效率,提升服务体验,以科技驱动金融服务,推动实现全面数字化转型。


在金融科技赋能之下,平安银行的业务已开启智能化重塑,金融服务效率提高明显。以对公业务为例,该行通过搭建大数据平台,融合内部信贷数据及外部工商、征信、税务、奥颈苍诲等数据,减少客户经理近80%的手工操作,同时实现超过65%以上标准化授信业务的自动放款、单笔标准化业务放款处理时长由5小时以上下降至5分钟。与此同时,在金融科技支持下,该行信贷业务已实现移动化,在赢+础笔笔嵌入智慧风控模块,实现授信审批、放款审查、贷后走访、预警审查等信贷业务的移动化处理。


随着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以及在客户身份识别、信息共享与风险控制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该行的金融科技已实现同业输出,用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2019年,平安银行承办了由深圳人行发起、数研所统筹规划的“湾区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打造一个“一级与二级市场兼备、境内外打通、商业与监管兼顾、线上与线下相衔接”的全功能区块链贸易金融商业服务平台,为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式贸易生态奠定了基础。


新起点,新征程,新作为。平安银行表示,未来该行将继续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