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省委、省政府在贵阳召开贵州省公司家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司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主持会议。省领导刘捷、李再勇、严朝君、陶长海、吴强、谭炯、李汉宇出席会议。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公司家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南山婆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负责人发言。
作为唯一一家发言的金融机构代表,贵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志明介绍了贵州银行落实“六稳”“六保”、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工作情况,汇报了下一步支持实体经济的努力方向,提出了有关工作建议。
贵州银行的发言得到了省领导和参会公司家的肯定和赞同。
董事长发言具体说了啥?一起来看看。
支持实体经济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围绕“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目标,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进一步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远端末梢的“经脉”,努力为全省打赢“两场战役”、夺取“两个胜利”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是加大信贷投放,助推经济快速回稳。在疫情和经济下行的双重影响下,今年实体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我们紧紧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助力全省经济快速回稳、加快恢复。针对受疫情影响的公司,我们坚持应延尽延、应续尽续,大力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惠及广大中小微公司。
二是扩大融资覆盖面,全力保公司稳就业。我们持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脱贫攻坚、重点项目、民营小微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叁是强化金融创新,切实提升服务质效。我们创新金融产物,加快推动信贷业务向线上迁移,有效应对疫情给公司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推出了“结算贷”“复产贷”“订单融资+小微集群授信”“跨境人民币+融资租赁”等产物和服务方式,切实提高金融资源供需匹配度;创新业务模式,大力实行客户授信“负面清单”管理,有序扩大公司抵质押物认定范围,调减限制类行业范围,降低建筑施工、旅游等行业准入标准,切实降低信贷业务准入门槛,有力缓解公司融资难问题;创新服务机制,进一步改革优化信贷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快”的优势,实行“一次调查”和“一次审批”,业务办理效率大大提升。
四是积极减费让利,助力公司纾困发展。积极落实有关减税降费等政策精神,出台了《对于大力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中小微公司发展的意见》《对于降低中小微公司综合融资成本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对实体公司实行利率和费率优惠,降低公司综合融资成本。为了使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我行对考核激励制度进行了适当调整,把实行减费让利、支持实体公司的成效纳入对各部门、各机构的碍笔滨考核,以买单计价、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总行收益返算分行优惠等方式,引导、推动分支行加大对中小微公司的支持力度,切实提高信贷额度,降低融资成本,帮助公司发展壮大。
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行将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今天的会议精神,按照“公司利益共同化、全省利益最大化”的要求,通过“扩总量、降成本、优结构、释风险”,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力度,为我省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一是全力以赴助推脱贫攻坚。我们将举全行之力进一步做好丹寨县和榕江县的对口帮扶工作,重点做好丹寨县脱贫摘帽巩固提升工作,确保全行精准扶贫贷款、“9+3”县区贷款持续增长,助推我省脱贫攻坚完美收官。
二是大力支持农村产业革命。我们将积极支持全省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作为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助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六个转变”。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要求,重点围绕12个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重点坝区建设,以及配套的服务业、农旅一体、康养等领域开展金融服务。
叁是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我们将重点围绕“两新一重”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六网会战”、十大工业产业发展以及绿色发展项目,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全省扩大有效投资。
四是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我们将聚焦各类市场主体,切实解决中小微公司的痛点难点问题。进一步落实纾困惠企政策,加大贷款利率和费率优惠力度,帮助公司轻装上阵,提振公司发展信心。
五是凝心聚力办好贵州银行。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办好一流公司”的要求,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着力形成对公、零售、金融市场并驾齐驱的稳定业务结构,进一步提升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正确处理好速度、规模和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持续加强公司治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筑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在风险可控、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有关工作建议
当前,全国、全省正处于脱贫攻坚“收官期”,宏观政策“窗口期”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期”,也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五年。为做好全省“十四五”规划,借此机会提几点建议:
一是培植壮大地方金融机构。规模是一家金融机构综合实力的体现,有了一定的规模,才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如果规模体量小、发展不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必然受限。建议进一步帮助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升资金实力和信贷投放能力,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断做强做大。同时,为了增强贵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建议高管的薪酬实行市场化,对经营层不限薪,其薪酬与经营管理目标计划完成情况挂钩。
二是丰富发展金融新业态。当前,贵州的金融业仍以传统银行类金融机构为主,对经济的支持和支撑比较单一,不能满足经济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尤其是银行作为风险厌恶型机构,支持创新的能力先天不足。建议在我省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投资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丰富对地方经济和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同时,建议持续加大“引金入黔”力度,重点引进证券、信托、基金等持牌金融机构总部或分支机构入驻贵州,吸引金融后台及服务外包等功能性机构落户贵州,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叁是加快打造西部绿色金融中心。绿色是多彩贵州的底色,也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优势所在。建议在全省大生态战略总体框架下,以持续优化绿色金融监管政策和财税奖补政策为抓手,不断完善“创新引领、激励相容、协同配合”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制度体系,加大对金融机构创新产物服务和设立专营机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我省金融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绿色产业资源、大数据资源、优质教育资源的深度融合,全力推进西部绿色金融中心建设驶入“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