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抗击疫情

以金融之力为六稳六保护航——甘肃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纪实

编辑: 发布时间:2020-08-12 作者: 来源: 浏览:241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甘肃银行深入贯彻“六稳”“六保”一系列工作要求,强化责任担当,主动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护航实体经济平稳向好发展。


提高站位,完善组织推动机制。该行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总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六稳”“六保”工作组织推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总行公司部,主任由一名行领导兼任。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甘肃银行落实“六保”暨金融支持稳公司保就业工作方案》,从严格落实政策、聚焦重点群体、畅通服务渠道等方面提出6大类18条稳公司保就业细化措施,为切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组织和机制保障。


加大信贷投放,不断注入金融活水。该行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把加大信贷投入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上半年向全省实体经济累计投放各项贷款超过400亿元,重点支持了德清原集团、海升集团、天庄高速项目、二车高速项目等一批省列重点项目。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7.1%;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10.36%,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余额和增速达到“两增两控”监管要求;新投放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突破20亿元。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各类市场主体渡过难关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主动作为,主动破解融资难的问题。该行按“四百机制”部署,在三个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首先,对于省列重大项目、补短板项目、全省重点项目、十大生态产业项目等重点项目,根据地域和行业特点细化分解,明确了对接的分支机构,要求主动深入公司、深入项目,提出金融服务意向。其次,选择符合产业政策、对全省经济恢复发展至关重要的项目,积极做好前期调查,建立目标项目储备库,由各机构负责人带队上门,提供金融服务方案,提前开展项目审核。7月初,抽调20名业务骨干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推动落实‘六保’任务,储备优质项目” 专项调研督导,实地走访公司35家,涉及融资规模47.94亿元。此外,对符合信贷政策的重点公司和重点项目,特事特办、急事快办。充分发挥服务半径短、决策效率高的优势,在信贷规模、贷款利率、人力物力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开辟绿色通道,保证融资及时到位。


在省发改委组织召开的2次政银企对接会上,与9家公司签约,意向授信50.3亿元。还对甘肃中医药博物馆、智慧读者、金昌紫金云产业园区数据中心、文化生态精品街区等一系列新开工重点项目持续跟进,积极提供融资服务。


创新产物,着力解决融资慢的问题。疫情发生以来,该行闻令而动,快速响应、快速决策、快速创新,第一时间推出针对抗疫公司的“抗疫贷”和针对医疗机构的“医贷通”专属产物,并配置专项信贷规模,向68户防疫抗疫公司投放“抗疫贷”76笔、金额2.6亿元,向34家医院投放“医贷通”2.12亿元。针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等创业群体,大力推广“创业贷”信贷产物,上半年投放“创业贷”1729笔,金额1.92亿元。优化上线税贰融2.0版,提升了小微公司主线上信用贷款的可获得性。近期,推出了针对中标政府类项目小微公司的“政采贷”产物,着力解决小微公司中标后履约过程中流动资金不足的难题。加紧研发“商户流水贷”“房抵贷”等线上化信用贷款产物,将第一还款来源作为审核重点,减少对抵押担保的过分依赖,进一步拓宽个体工商户、小微公司主等市场主体融资渠道。


落实政策,让减费让利落实落地。该行实施了多项减免政策,对受疫情影响公司做到“应延尽延”。对符合央行支小再贷款使用政策的当年新发放贷款,实施最低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给予普惠小微公司贷款业务50个基点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惠,调整中小公司信贷投放考核计划及比重,普惠金融考核权重提高到10%以上,充分调动投放普惠小微贷款积极性。同时,向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文化旅游、住宿餐饮和批发零售等行业贷款在原执行利率基础上给予50个基点以内适度调减。截至6月末,普惠小微公司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上半年为271家公司办理展期续贷,为262家公司调整结息方式,为124家客户办理延期付息5亿元,通过多种方式累计为公司让利近1.3亿元。


甘肃银行表示,下半年将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为统领,以监管部门各项要求为遵循,围绕实现“六稳”“六保”的总体目标,投放不低于300亿元贷款支持全省稳公司保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