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再度趋热

编辑: 发布时间:2010-06-02 作者: 来源: 浏览:2120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日前公布的《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对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对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一向广受关注的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等内容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金融体制改革也稳步推进。在各项改革措施的作用下,我国金融体制建设不断发展,金融市场法律制度日趋完善,市场宽度和厚度不断增加,金融体系功能日渐深化,资源配置能力大大增强。当前,为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与活力,有必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黄祥斌表示:“今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我国经济一方面面临自身发展的任务,即要把保持经济增长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面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国际国内经济深度调整和深刻变化,迫切要求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发展内在的动力与活力。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仔细研读《通知》,可以从五方面具体内容中看到当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着力点。《通知》部署,修订出台《贷款通则》,积极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多层次信贷市场。尽快出台存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制定出台存款保险条例。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研究制定偏远山区新设农村金融机构费用补贴等办法,研究制定农村抵押担保条例,充分发挥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在支持“三农”中的作用。此外,《通知》还提出要继续完善对小公司的支持政策,健全小公司信用担保体系,开展支持小公司融资的金融产物创新试点等。

    对此,来自工行的分析人士表示:“规范并引导民间投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问题。加强对民间资金的引导,既有助于促进完善多层次信贷市场建设,也是保持经济发展后劲、提升活力的重要举措。”他进一步表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加强金融业对“三农”支持措施,以及继续完善对小公司的支持政策,都着力于我国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建设。也只有把这些环节处理好、发展好,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活力,有效启动内需,进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就完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建立宏观审慎管理框架,强化资本和流动性要求,确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信息共享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完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机制”,“探索规范地方金融管理体制”等具体要求。黄祥斌指出,从内容看,主要强调要加强内外两方面监管。这一方面基于当前我国经济尚处于恢复阶段,还存在一些可能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因为在欧洲债务危机蔓延、美元‘低利率’影响下,国际跨境资本流动压力加大等外围因素影响,因此强调从内外两方面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

    采访中,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要落实好中央的各项要求,还需在“细化”上下功夫:要坚持建立现代金融公司制度的改革目标与方向,继续深化包括国有大型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改革;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循序渐进地开展金融创新,全面推进金融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产物创新。此外,在加强监管、维护金融稳定方面,要密切跟踪后危机时期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金融体系变化,研究探索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进一步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的制度保障;继续扎实开展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控股公司及交叉性金融工具等领域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研究分析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和产融结合等问题,提升金融风险评估预警水平;要积极参与金融稳定国际合作;完善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一步提升金融风险处置和应急管理水平与效率。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