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金融去杠杆专题分析】银监重拳监管,同业或现分化——银监风暴影响评析

编辑: 发布时间:2017-07-14 作者: 来源: 浏览:5523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招商银行战略发展部/董加加
    一、银监风暴重点聚焦
    3 月29 日至4 月7 日,银监会密集发布系列监管文件,聚焦理财、同业和信贷业务,剑指"三套利"、"四不当"、"三违反"等突出问题,掀起新一轮银行业监管风暴。与此前"一行三会"其他监管举措相比,银监会此次监管发文之密、覆盖之广、态度之坚决引起市场广泛关注。 基于对系列文件和官方解读的研究,可以提炼出受本轮监管风暴影响较大的是银行的信贷业务、同业业务、理财业务,受冲击严重程度依次是:理财、同业、信贷,其中理财与同业又紧密交织在一起,成为本轮监管的重中之重。
    (一)理财业务
    强化业务集中管理。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直接债券投资、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表外理财等方式开展的债券投资纳入统一监测范围,全面掌握资金真实投向和底层债券资产的基本信息、风险状况。
    严格控制投资杠杆。要求商业银行审慎开展委外投资业务,严格委外机构审查,明确委外投资限额、不得违规放大投资杠杆。
    (二)同业业务
    同业负债方面,要求锁定资金来源与运用明显错配、批发性融资占比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一对一"贴身盯防。督促同业存单增速较快、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合理控制同业存单等同业融资规模。
    消化存量风险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全面排查存量同业业务,对多层架构、复杂程度高的业务要制定整改计划;对风险高的同业投资业务,要制定应对策略和退出时间表。
    严查违规行为方面,要求各级监管机构重点检查同业业务多层嵌套、SPV投资未严格穿透至基础资产、未足额足计提资本和拨备等问题。
    (三)信贷业务
    重点检查隐匿不良贷款、不良贷款"假出表",违规投向房地产等限制性行业,不支持实体的信贷空转,以及违规关联交易等。
    二、银监风暴的同业影响
    (一)银行间市场反应显着
    系列监管文件发布后,银行陆续开展全面自查。据悉,随着委外自查与赎回的蔓延,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在内的各类大中小银行都加入其中,连锁反应诱发货币市场短端利率迅速走高。
    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为例,截至4月24日,隔夜、7天、14天、21天等超短端利率上升较为明显,分别比MPA季度考核后的低点上涨58 bp、91bp、135bp和99bp。市场普遍担忧,银行系统内部去杠杆和信用收缩的推进,可能引发货币总量和实体经济信用的急剧收缩,加剧资本市场的恐慌情绪。
    (二)城/农商行或将面临严重负债荒
    同业负债是本次监管风暴打击的重点科目,其中同业存单增速较快、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是下一步监管重点关注的对象。伴随着2014年中期以来"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投资"模式的繁荣,中小城商行、农商行开启了依靠发行大量同业存单,向大行借钱买同业理财,转到表外,然后对接委外投资,并不断加杠杆的过程,其资产负债规模与同业存单一起快速膨胀。
    基于未到期存量数据发现,城商行、农商行在同业存单发行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但其发行成本显着高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原本旨在调剂银行间资金余缺的同业存单俨然蜕变为城商行、农商行加杠杆的主要融资渠道之一。
    如银监会监管所明示的,同业存单增速较快、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例较高的银行是下一步风险防控工作的重点对象。可以预计,在这一轮银行监管风暴冲击下,多数城商行将面临严重的"负债荒",资产负债表有可能出现的坍塌式收缩。
    (三)国有大行受到冲击最小
    同业负债占比小。国有银行中,建行同业负债规模最大,达到16130亿元,仅次于兴业银行。但与建行总规模相比,其同业负债占计息负债的比重仅为8.6%,在银行中属于超低水平。从数据来看,中农工建四大行的同业负债占比均处于很低水平,但交行的同业负债占比却达到17.3%,甚至超过了股份制银行中招商、华夏和平安。因此,交行是国有银行中受本轮监管风暴冲击较大的银行。
    收缩同业资产外溢效应大。对于中农工建四大国有银行,由于其是主要的同业资金借出方,若在此轮监管风暴下大量缩减同业资产,会对市场造成很大的流动性冲击。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其委外赎回在银行间的传染效应,尤其是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此外,数据显示国有大行的同业存单非常少,额度也不大,且发行成本很低,受本轮监管风暴直接冲击影响最小。
    (四)部分股份制大行受监管冲击较大
    股份制大行业务发展差异化相对显着,由于发展路径和历史积淀不同,呈现出各有所长的特点。由于本轮银监会调控,将矛头直指监管套利、同业空转等重点领域,还特别提出限制同业存单融资规模。因此,同业资产和负债规模大、占比高的股份制大行整体业务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
    从同业负债绝对规模角度,几家股份制大行受到潜在冲击的大小依次为:兴业>浦发>民生>中信>光大>招商>华夏。兴业、浦发和民生的同业负债规模分别高达17210、13420 和13080 亿元,未来同业负债扩张受限,其负债成本将会提升,资产规模甚至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从同业负债占比角度,兴业银行同业负债占计息负债的比重高达30.6%,为股份制大行中最高,浦发、民生、光大、中信紧随其后,其受本轮监管风暴的影响程度值得关注。招行同业负债占总负债的比重仅为10.3%,受监管冲击的直接影响最小。
    从同业存单绝对规模角度,受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浦发>兴业>光大>民生>中信>华夏>招商>平安。
    从同业存单占比来看,华夏、光大、浦发、平安受影响最大,华夏银行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的比重高达58.7%。民生银行同业存单占同业负债比重最小,为14.3%,但不能因此低估民生受监管冲击的程度。这是因为其同业负债总量太大,占比过高,同业存单市场收缩会抬高其他形式的同业负债成本,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对民生产生显着的间接冲击。
    三、应对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一)摒弃监管机会主义幻想,苦练内功,提升资产组织能力
    4月25日,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了金融监管问题,表示要加强监管部门的协调一致,但金融去杠杆和打击监管套利、违法违规行为的总基调保持不变。因此,在银行业监管风暴下,要彻底摒弃监管机会主义幻想,思想意识和业务步伐跟上监管方向,下大决心重构业务方向,尤其是资管和投行等新兴融资业务,更要既"红"又"专",把符合监管规定和业务灵活创新统一起来,聚焦实体经济的真实需求,开拓资产组织新空间。
    (二)重视监管强化下同业风险传染,审慎应对流动性冲击
    2013年6月,适逢监管整治同业非标,叠加年中时点考核,兴业和光大千亿交割违约,诱发银行间市场利率全线上涨,并最终引发"钱荒"危机。当前,我国分业监管的协调性虽然加强,但各监管主体尚处在监管协调的磨合期。央行和银证保金融监管的内在诉求时有不一致,导致监管单兵突进现象时有发生。在此制度背景下,"钱荒"的幽灵有可能再次出现。未来尤其要重视金融监管强化下的同业风险传染,通过加强市场流动性研判,审慎设定久期组合,未雨绸缪,应对关键时点冲击。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