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国际利率市场动态研究】美国存款定价策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编辑: 发布时间:2019-05-15 作者: 来源: 浏览:9092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美国存款定价策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王翀轶 陈澍雨

         存款定价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也是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科学合理的存款定价策略不仅有助于吸纳市场资金,还能合理控制负债成本,提升持续盈利的能力。随着2015年人民银行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国内存款创新产物不断涌现,存款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存款难"与"存款贵"成为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面临的难题。这一背景下,传统的存款定价方法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存款定价方法,成为商业银行谋求自身发展、抢占业务先机、提升内在效益的必然选择。但当前我国银行业缺乏成熟的市场化存款定价经验。因此,本文将

目光转向利率市场化进程与我国相近的美国,通过研究美国商业银行存款定价策略,以供国内商业银行构建市场化存款定价机制借鉴和参考。

    一、美国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动

    (一)美国利率传导路径决定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

    美国自19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推进利率市场化,并于1986年取消除活期存款不得支付利息外的所有利率管制,叠加允许商业银行跨洲经营、非银机构产物创新等加剧存款竞争的因素,实现存款市场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有效互通,建立市场利率与存款利率顺畅的利率传导机制。目前,美联储以联邦基金利率为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形成了"联邦基金利率→市场利率→存款利率"的传导路径。具体来说:

    一是美联储制定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ederal Funds Target Rate,以下简称FFTR)。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存款机构之间融通准备金的市场利率。当有的银行存款准备金不足,无法达到美联储监管要求时,可以向其他持有超额准备金的银行以联邦基金利率进行隔夜拆借。美联储以FFTR作为操作目标利率,并以目标利率区间变化的幅度和方向传达货币政策信号。

    二是联邦基金利率向市场利率传导。美联储调整FFTR并非通过非市场化的行政命令或法令直接干预联邦基金市场,而是作为市场上的资金供给方或需求方改变市场供需关系,进而引导市场均衡利率。

    三是市场利率向存款利率传导。美国商业银行除了吸收公司和个人存款之外,还可以通过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存单、回购协议等方式获取资金。当市场利率上行,银行通过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获取资金的成本增加,从而减少金融市场融资,转而增大存款市场的资金需求。存款市场则因需求增大而利率上行。

    图1 美国前100大银行平均存款利率与各市场利率走势对比

image001.png

    (二)美国存款利率与LIBOR利率走势最为接近

    美国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动,但不同市场利率的变动幅度有所差异。为了精确判断与存款利率变动最为接近的市场利率,本文运用计量方法对2001至2018年美国存款规模前100大银行存款利率与各市场利率走势进行对比。结果发现,相比其它市场利率曲线,LIBOR隔夜利率曲线与类活期和定期利率拟合度均为最高,与存款利率走势最为接近。

    (三)美国存款利率变动滞后于市场利率,且变动幅度小于市场利率

    美国金融市场比我国更为健全和完善,但美国利率传导也并非完全有效,存款市场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等仍存在一定壁垒,存款利率刚性依然存在。具体来说,存款利率刚性表现为:

    一是存款利率变动滞后于市场利率变动。运用计量方法对美国前100大银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变动滞后情况进行测算,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与BIC(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准则下,类活期与定期存款均表现出1期(1个季度)滞后于LIBOR隔夜利率。美联储研究学者John C.Discoll与Ruth A.Judson(2013)在研究美国存款挂牌利率刚性时也得出相似结论,他们认为货币市场存款(Money Market Deposit Accounts,以下简称MMDAs)利率大致滞后FFTR利率变动20-37周,定期存款利率滞后FFTR利率变动6-7周。

360截图1640022094142128 0001.png  

    二是存款利率变动幅度小于市场利率变动幅度。从2001年至2018年LIBOR隔夜利率的变动幅度与存款利率变动幅度看,不论LIBOR隔夜利率上行或是下行,类活期与定期存款利率变动幅度均小于LIBOR隔夜利率变动幅度。

    图2 美国前100大银行存款利率变动幅度与LIBOR隔夜利率变动幅度对比

image004.png

    注:为了剔除存款利率滞后的影响,图中选用滞后1个季度的LIBOR隔夜利率变动幅度。

    (四)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变动的定量关系

    美国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变动关系,具体可以拆分为存款利率在市场利率基础上加点(加法关系),以及当市场利率变动时存款利率跟随变动的幅度或敏感性(乘法关系)。

    通过对2001至2018年美国前100大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与LIBOR隔夜利率进行回归分析,美国类活期存款利率与LIBOR隔夜(滞后1期)利率相关系数约为0.35,加点数约为16BPs;定期存款利率与LIBOR隔夜(滞后1期)利率相关系数约为0.72,加点数约为107BPs。从相关系数上看,每当隔夜LIBOR利率变动10BPs,类活期利率变动约3.5BPs,定期存款变动约7.2BPs。

360截图16220423141840 0002.png

     二、银行资产负债情况对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敏感性的影响

    市场利率发生变动时,存款利率变动幅度的大小主要受到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敏感性(相关系数)的影响,与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加点数相关性较小。从美国银行之间存款利率差异看,各行存款利率差异主要来源于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敏感性大小的不同。2001年至2018年美国前8大商业银行存款利率差异大小随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动,当市场利率走高时,各行存款利率差异增大;当市场利率走低时,则各行存款利率差异缩小。

360截图1622042396147145 0003.png



        为了精确测算影响各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敏感性的因素,分别将规模因子(存款规模、各类存款占比),流动性因子(存贷比),产物结构因子(非计息存款占比)以及资金收益因子(贷款利率)纳入回归分析模型,得出结论:

360截图16370626749294 0004.png

        一是非计息存款占比越高的银行,存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越不敏感。从回归参数值看,非计息存款占比每提升10个百分点,降低类活期利率关系系数0.005,降低定期利率关系系数0.046。在成熟市场竞争环境下,优化商业银行自身负债结构依然能够降低其存款成本,但非计息存款占比的提升对类活期存款成本影响较小,对定期存款成本影响较大。

    二是贷款利率越高的银行,存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更加敏感。从回归参数看,贷款利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类活期利率关系系数提升0.007,定期利率关系系数提升0.006,两者差距不大。资产端收益越高的银行,所能够承受的存款成本越高。

    三是存款规模越大的银行,类活期存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越敏感。大银行类活期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变动更为接近。从回归参数看,银行存款规模每提高1%,类活期利率关系系数将提高0.002。而存款规模的回归参数对定期利率不显着,存款规模对定期存款与市场利率敏感性影响不大。

    四是类活期存款占比越高的银行,类活期存款对市场利率变动越不敏感。类活期存款成本远低于定期存款成本,低成本负债占比越高的银行整体负债成本较低,对市场利率变动越不敏感。定期存款占比的回归参数对定期利率显着为正值,定期存款占比越高的银行,定期存款与市场利率变动越敏感。高成本负债占比越高的银行整体负债成本越高,对市场利率变动越敏感。

    五是存贷比越高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对市场利率变动越敏感。存贷比的回归参数对于类活期利率不显着,对类活期利率与市场利率敏感性影响不大。存贷比回归参数对于定期存款显着为正,当银行出现负债短缺或流动性压力时,相比类活期存款,美国商业银行更倾向于提高定期存款利率来吸收资金。

    三、美国存款定价存在非市场化行为

    根据美国存款利率模型预测结果发现:从长期看,18年来各行预测利率与实际利率平均差异接近0%,模型预测效果较好。但从短期看,各行类活期存款预测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标准差在20BPs左右,定期存款差异标准差在60BPs左右,实际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受到模型外因素的干扰。

360截图16241227919998 0005.png

     标准差存在的原因:一是模型假定各行存款定价在18年间执行相同的跟随市场利率存款定价策略,但金融危机、兼并重组、竞争环境变化以及业务发展策略变更等都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存款定价策略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模型短期预测效果;二是美国商业银行仍存在非市场化存款定价行为,也会对模型预测效果产生影响。出于数据可得性的原因,本文暂不分析兼并重组、业务策略变更对存款利率的影响,下文主要分析美国银行的非市场存款定价行为。

    (一)美国存款定价存在盯住价格排名行为

    当市场利率发生大幅变动时,由于各行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敏感性大小不同,存款利率变动幅度也有所不同,各行存款利率高低排名也将发生变化。美联储本轮加息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区间由0-0.25%调整至2.25-2.50%,FFTR涨幅高达225BPs,LIBOR隔夜利率涨幅超过200BPs。若按上文的模型测算,美国前8大银行存款利率排名将发生变动,但该8大银行的实际存款利率排名几乎维持不变,存在盯住同业价格排名行为。

360截图16600825117146141 0006.png

    360截图16210603545966 0007.png

      (二)美国银行根据地域不同实行差异化定价

    美国银行会根据地域不同制定不同的存款利率。以美国前3大银行为例,除标准类活期产物与定期产物挂牌利率采用全国统一定价以外,同种存款产物在不同城市或不同州的定价存在明显差异。美联储研究学者Timonthy H.Hannan与Robin A.Prager(2005)在研究美国商业银行跨地区存款定价时也得出相似结论,他们认为美国商业银行会根据本州的存款市场集中度来调整存款定价。若银行在当地存款市场份额越高,其存款利率就越低。

360截图16530715203262 0008.png  

    四、对我国商业银行存款定价的启示

    (一)提前做好应对新利率传导机制的准备。一是增强利率风险管理能力。随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向"两轨并一轨"方向加速前进,存款利率将随市场利率变动而变动,存款利率波动增大,商业银行需要提高利率风险评估与测算能力,合理配置资产负债结构与期限。二是开展存款产物创新与准备工作。研究非标准期限、定制化计结息方式、灵活支取以及差异化定价的创新存款产物,做好相关业务规程与系统的准备工作。

    (二)存款产物定价参考市场利率,并结合银行资产负债情况与经营策略适时调整存款定价。一是构建以市场利率为核心的存款定价模型,结合商业银行自身流动性压力、资产收益水平、市场份额等情况确定合适的模型参数。二是根据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需要、市场定位以及经营策略,及时调整存款利率,确保存款定价位于市场合理水平。三是推进存款精细化定价。根据不同地区市场份额与竞争情况,探索地区差异化存款定价体系。

    (三)加强市场利率走势研判,及时调整银行资产负债配置策略。一是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相关性提高,存款利息支出与市场利率联系更为紧密,商业银行需进一步增强宏观经济走势判断与市场利率预测能力,及时调整业务策略。二是市场利率变动频率高,预测难度大,商业银行需建立更为灵活的资产负债策略调整机制,加强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四)以客户为中心,提升银行综合经营能力。存款利率跟随市场利率变动情况下,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低成本负债获取难度增加。商业银行需从单一产物定价思维转向客户综合经营思维,客群结构合理、客户粘性高、产物丰富的银行更易占据竞争优势。在构建市场化产物定价机制外,商业银行还需建立差异化产物体系,提供综合化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从而提升客户综合经营能力。

    (作者单位:招商银行)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