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大型银行2018年经营业绩分析与展望
杨飞
2018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大型银行仍实现了不俗的经营业绩,表现为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息差和盈利增速进一步回升,手续费收入下滑局面得到扭转等。但同时,大型银行也面临着日趋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以及保持息差和资产质量稳定的较大压力。本报告以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和邮储等六家银行2018年年报数据 为基础,分析、比较了大型银行的经营业绩与竞争态势,研判、预测了大型银行的发展趋势。
一、2018年大型银行盈利增长状况
(一)净利润增速持续回升至4.7%
2018年,六家大型银行净利润合计1.0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4.7%,盈利增速进一步回升,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工行净利润规模2987亿元,保持同业首位;交行、邮储的盈利规模明显低于其它大型银行,分别仅为742亿元和524亿元,但邮储净利润增速较快,达9.8%;建行盈利规模和增速均居第二位,净利润2556亿元,低于工行431亿元,净利润增长4.93%,低于邮储4.87个百分点。
图1 2018年大型银行净利润的增长
数据来源:各行年报,下同。
(二)规模因素仍是拉动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
将影响净利润增长的因素分解 可以发现:2018年,资产负债规模增长对大型银行的盈利贡献依然最大,是拉动各行利润增长的主要动力;受益于息差和中收的小幅回升,利率因素和净手续费收入对大型银行盈利增长起到了正向拉动作用,但幅度均不大。多家银行为提高风险抵补能力,明显加大了拨备计提的力度,这也成为制约大型银行利润提升的首要因素;各行业务及管理费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样拖累了利润的增长。
图2 2018年大型银行净利润增长的贡献因素分解
二、影响大型银行利润增长的五大因素解析
(一)资产负债规模:个人房贷贡献突出
2018年末,六家大型银行总资产稳步增长,余额合计113.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6%,增速同比小幅下降0.7个百分点。
就贷款而言,大型银行扩张速度同比降低1.4个百分点至8.7%。但各行均加大了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力度,六大行个人房贷增量占全部信贷增量的比重超过49.7%。建行个人房贷增量占比更高达61.5%,余额居同业首位;邮储银行个人房贷增长了22.7%,带动信贷规模实现了17.2%的快速增长。就存款而言,大型银行扩张速度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至7.3%。其中,工行客户存款增速最快,达9.4%,创近年最好水平,储蓄存款更是增长了10.1%;建行存款增长4.6%,在大型银行中增速较慢,主要原因是该行受第三方支付备付金存款集中交存央行影响较大,对公存款余额出现下降。
(二)息差:持续修复,但分化明显
2018年,大型银行息差进一步延续小幅回升态势,NIM提高9BP至2.17%,但各行分化态势明显。
邮储银行息差最高,达2.67%,该行服务社区、中小公司和"三农"的业务定位,以及近4万家的网点渠道,使其获得了显着高于同业的个贷收益率(5.36%)和较低的储蓄存款付息率(1.42%),零售业务优势突显。农行、建行、工行处于第二梯队,NIM均在2.30%以上。农行基于"做强县域"的战略定位,不断加大县域市场的拓展力度,并赢得了较丰厚的存贷利差。建行的存款成本继续保持大型银行最低水平,同时NIM实现了10BP的较快提升。中行、交行息差较低,分别仅为1.90%和1.51%。特别是交行NIM低于六大行均值66BP,原因包括:一是该行存款成本高于可比同业68BP,拉低其了存贷利差;二是证券投资收益率较低,在六大行中位列第五;三是同业负债成本高于同业资产收益,同业资金往来利差为负值。
表2 2018年大型银行息差的变化
(三)中收:下滑态势扭转,银行卡贡献突出
2018年,大型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4.8%,扭转了此前收入下滑的局面,对净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也由负转正。但各行中收增势仍然较弱,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平均占比为15.45%,同比略有下降。
分项看,其一,银行卡业务对中收的贡献最大,特别是信用卡业务成为各行竞争的重点领域。2018年中行银行卡收入增速16.1%,占手续费收入的近30%;工行、农行增速也达13%和12.7%,占比分别为26.9%和21.5%。各行银行卡收入的增加主要受益于信用卡分期手续费和消费回佣的快速增长。其次,网络金融业务收入增势迅猛。建行的表现较为突出,该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突破3.1亿户,公司手机银行超过106 万户,2018年移动金融交易量快速提升,电子银行业务收入大幅增长99%。其三,理财业务收入明显下降。受资管新规实施、资管产物开始缴纳增值税等因素影响,大型银行理财业务收入普遍锐减。如建行、中行分别减少了44.6%和13.3%。
表3 2018年大型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变化
(四)费用:温和上涨,投入产出效率提升
2018年,大型银行注重加强成本管理,营业费用小幅增加,投入产出效率持续提升。全年业务及管理增长5%,成本收入比控制在32.93%,同比降低1.42个百分点。
在六大行中,工行成本收入比最低,仅23.91%,且费用增幅较小,低于各行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邮储银行全面推行成本攻坚计划,从严管控成本,全年成本收入比降幅达5.13个百分点。但由于该行支出了较多的储蓄代理费 ,成本收入比仍为各行最高,达56.4%。
表4 2018年大型银行成本效率的变化
(五)资产质量:不良率下降,但压力未减
2018年,大型银行加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及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不良贷款率下降0.04个百分点至1.39%。但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增加了408亿元,保持资产质量稳定的压力依然不减。对此,六大行不约而同地增加了拨备计提,平均拨备覆盖率提高27.67个百分点至223.04%。
从不良分布看,大型银行个贷不良率仅0.74%,公司类贷款不良率1.92%,后者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从同业比较看,除农行外,各行不良贷款余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农行实现了"双降",但不良率仍为六大行最高;邮储不良率仅0.86%,原因在于其资产质量较好的个贷占比超过54%,明显高于可比同业。
表5 2018年大型银行资产质量的变化
三、预测与展望
(一)预计2019年大型银行净利润增长5%
未来一段时期,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更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风险挑战更大。对大型银行而言,在经受多重考验的同时,将逐步进入注重平衡规模与效率、速度与质量、收益与风险的高质量发展期。就2019年而言,在边际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人民币信贷规模可能超预期增长;利率"两轨并一轨"的推进和市场竞争形势,将给银行利率定价和息差稳定带来持续挑战;资管新规对中收的影响有望逐步消化,信用卡、网络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等将助推手续费收入持续回升;资产质量总体将保持稳定,但新增不良贷款和计提减值损失的压力依然不小。综合以上因素,根据利润增长贡献模型测算,预计2019年大型银行净利润平均增速为5%。
(二)大型银行发展趋势展望
--信贷投放将全面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2019年,无论从支撑国家经济发展,还是从自身"行稳致远"的角度看,大型银行都将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全年信贷总量将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一方面,信贷服务实体经济的杠杆作用和资源配置功能将更加突显。大型银行将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优化信贷布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另一方面,多渠道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将更加突显。大型银行将加快由传统融资中介向全功能银行转变,通过债券投资、金融租赁等非信贷融资,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
--普惠金融服务将取得新突破。2019年,大型银行将全面构筑普惠金融战略体系,采用新机制、新模式、新技术,推动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速。在机制保障上,大型银行将实现普惠金融事业部在一、二级分行全覆盖,同时将加快小微金融中心等专营机构和普惠金融特色网点的建设。在产物服务上,将推进普惠金融的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探索一条兼顾效率与风控的普惠金融发展新路径。
--科技对金融的赋能将更趋深入。一是大型银行将加快新一代核心系统应用,依托公司级业务架构和分布式IT架构,为经营发展向更高阶迈进赋能。二是建行、工行、中行等大型银行已经或准备成立科技公司,将通过市场化的金融科技创新机制,开拓未来金融新蓝海。三是着力发展平台经营,通过开放平台的跨界服务,接入场景,聚合客户,做大流量,提高对科技的吸收转化能力。
--复杂环境下的风险防控能力将有所提升。一方面,大型银行将增强风险防控的全面性,健全有效穿透的风险全景视图和统一风控体系,既关注实体经济下行可能带来的信用风险,又防范金融市场、大资管业务和集团子公司等全口径风险,严控各类风险交叉传染。另一方面,大型银行将增强风险防控的主动性,借助新技术和大数据,提升风险监控预警的智能化水平及成效。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