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国内利率市场动态研究】 浅析“两轨并一轨”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编辑: 发布时间:2019-09-09 作者: 来源: 浏览:5644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费岳霞

    2019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降低实际利率水平;央行2019年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要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并一轨",完善市场化利率的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两轨并一轨"已迫在眉睫。

    "两轨并一轨"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一、"两轨并一轨"推进速度及步骤

    一是各中小商业银行在经营中一般已形成较为固定的发展方向及优势业务。能否及时贴合改革推进速度,调整经营策略、完善制度建设,保持优势业务在市场上的领先位置,是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是"两轨并一轨"的改革路径基本明确,首先培育LPR或采用DR007替代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然后简并取消存款法定基准利率,但在推进时限上一直难以明确。法定利率取消后,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定价策略的制定,以及存量合同的转换。尤其中小商业银行在合同签订时,大部分仍较为依赖法定基准利率,取消法定基准利率后,存量合同能否及时转换,将极大影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二、资产端影响

    贷款业务定价早已取消上下浮动限制,中小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主要受两方面影响:

    一是信贷风险因素,中小商业银行在争取信用良好的大型公司时,不断降低贷款价格,甚至出现利率倒挂情况;发展高风险高溢价的中小微信贷客户是利率市场化下银行维护息差水平的必然选择,但高风险也预示着高损失,将进一步加剧息差收窄下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二是存款法定基准利率,在贷款利率上下限取消后,为保持一定的收益水平,存款法定基准利率这个决定资金成本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决定贷款利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而市场化资金供给业务中,中小商业银行体量、供给量均较小,只能跟随大型商业银行定价,即便资产端市场化资金占比较高的中小银行,资金成本也依然是受存款基准利率间接影响。

    "两轨并一轨"改革过程中,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由LPR或DR007取代,会主要影响存量合同转换。而存款法定基准利率何时以何种方式被取代,将直接影响中小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定价水平及利差水平。

    三、负债端影响

    央行投放资金在实际中存在显着分层情况,流动顺序为全国性国有商业银行→大型城商行→城商行→农商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相应的,各级商业银行获得资金的利率也逐步提升。

    存款方面,中小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普遍高于大型商业银行,大额存单及定制存款类产物定价大部分已达到自律机制封顶要求。

    市场化资金方面,中小商业银行因风险评级、监管达标等因素,融入资金利率普遍高于大型商业银行。

    以上因素导致中小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普遍高于大型商业银行。"两轨并一轨"后,中小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将会随大型商业银行定价上升而水涨船高;部分中小商业银行或因市场化负债占比较高,成本提高比例低于大型商业银行。

    四、收入影响

    中小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较为弱势的定价单位,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及完成后必将被不断压缩利差水平,只有依靠改变经营方向、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保证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保持或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此情形下,中小商业银行可采取以下措施以应对"两轨并一轨"带来影响:

    一是做好成本集约化管理。在没有法定基准利率价格保护基础上,规模扩张不再是唯一收入增加手段。中小商业银行更应转变经营观念,通过精细作业,做好成本集约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利润收入。

    二是盈利多元化。"两轨并一轨"后,存贷利差必将不断收窄。中小商业银行应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盈利点,在银行传统业务中强化客群管理、深化战略客户积累、加强新客营销,在新业务发展中不断发展创新,保持银行盈利增长动力不断,综合盈利水平才能稳步增长。

    三是加强风险管理。"两轨并一轨"后,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化资金来源运用比例都将增加,资金来源稳定性、资金运用流动性管理要求都将不断提高。同时,对中小公司贷款规模的增长也对信用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以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效益性的平衡。

    四是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两轨并一轨"后,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金融脱媒对资产负债结构的冲击将显着大于大型商业银行,存贷款分流风险急剧增加。中小商业银行可通过加强资产负债结构、期限管理的前瞻性、灵活性,不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确保资产负债保持合理利差,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综合盈利能力。

    (作者单位:北京农商银行)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