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委员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今年初,福建省财政厅印发《福建省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优化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政策,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
在政策宣导上做“加法”
“感谢华安农信联社的大力支持,让我在春茶上市前获得足够的流动资金,这季春茶我更有信心啦!”华仙茶都交易市场的刘先生在收到“创保贷”资金后激动地说。刘先生在华仙茶都交易市场经营茶叶收购多年,凭借好产物和好口碑生意越做越红火,今年刘先生计划扩大茶叶收购规模,华安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在下乡宣传“创保贷”专项贴息贷款过程中了解到刘先生的情况后,主动与其对接,帮助其通过申请“绿色通道”,赶在春茶上市前及时把资金送到刘先生手上。
在办贷流程上做“减法”
福建农信深入推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积极建立“创保贷”办贷“绿色通道”,充分整合资格审核、贷款申请、贴息等业务,缩短规范“创保贷”办贷流程,对申请“创保贷”实行快办、快审、快批、快放的快捷审批机制,实现一次申请、一套材料、一件提交、限时办结,着力让创业就业主体快速获得融资。
“创保贷真是帮了我的大忙啦!”漳州市龙海区东泗乡碧浦村的小方激动地说道。小方去年刚刚大学毕业,打算在家乡承包虾池养虾,但是由于刚毕业不久,缺乏创业资金。到村走访的龙海农商银行“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了解到小方的资金需求,向小方推荐了创业担保贷款,并立即为其办理了15万元贷款申请,有效缓解了小方资金短缺的问题。
在资源配置上做“乘法”
立足点多面广线长,福建农信积极指导辖内各行社充分发挥各自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通过搭建平台、建立差异化服务等方式,重点打造集成“有政策、有机制、有队伍、有产物、有信息”等“五有”金融服务平台,助力返乡入乡者实现“家门口”创业就业。
“多亏了农信社的帮忙,帮我解决了启动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让我的创业之路又看到了希望。”吴女士在“创保贷”资金到位后这样说道。
前几年,面临经营亏损的吴女士不得不将自己开了多年的服装加工厂变卖,外出打工。今年春节期间,吴女士眼看经济形势逐渐好转,萌生了再次创业的想法,但苦于资金不足,无奈望而止步。在偶然得知该情况后,大田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小杜主动上门对接,为其办理了“创保贷”13万元,解决了资金不足的后顾之忧。
在疏通堵点上做“除法”
“多亏了创业担保贷款的资金,现在我的生意越来越红火。”谈及古田农信联社的金融服务,平湖镇某服装店老板翁大姐连连表示肯定。
在全面开展普惠大走访过程中,古田农信联社“金融助理”了解到翁大姐资金周转的难题,详细介绍了“创保贷”的优惠贴息政策,为她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发放20万元“创保贷”资金用于店铺的装修和服装采购,在翁大姐的精心经营下,服装店的生意逐渐好转,经营状况得到了显着改善。
古田农信联社积极响应新一轮创业贴息贷款政策,持续深化“多社融合”,强化与古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多部门联动,通过创新“先贴后补”创保贷贴息方式、开通“创保贷”“绿色通道”、探索线上服务渠道等有力举措,持续扩大创业担保贷款覆盖范围及规模,推动创业担保贷款精准直达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截至6月末,古田农信联社累计发放“创保贷”5.07亿元,带动创业、就业人数超5000人,“创保贷”发放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县域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