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行对于2018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7月“支付安全宣传月”活动小结

编辑: 发布时间:2018-09-18 作者: 来源: 浏览:5773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中国银行2018年“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
7月支付安全月活动小结

中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         

根据银行业协会统一部署,我行于2018年7月在全辖范围内拉开了“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序幕,7月以“提升持卡人安全用卡意识,构建良好银行卡支付环境”为主题。活动小结如下:
——成立领导小组
为加强“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的组织与领导,总分行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分工。领导小组由总分行分管行领导任组长,内控与法律合规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办公室)、渠道与运营管理部、网络金融部、办公室、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个人金融部、银行卡中心部门总经理室成员担任小组成员,负责统筹指导活动的开展,确保相关活动的经费支持。
——细化活动方案
总行根据银行业协会要求,制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工作方案,明确宣传主题、内容、宣传形式、总分行职责分工等具体工作方案,力求将本次金融知识普及与金融风险防范并重,开展层次鲜明、具有特色的教育活动,提高金融消费者教育的实效。&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线上宣传全面覆盖
为扩大活动宣传覆盖面,在厅堂宣传基础上,组织辖内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平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渠道,推送活动标语、案例、普及知识文章。
微信公众号:通过“中国银行微银行”微信公众号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一触拒绝电信诈骗,手机银行教你智对计策”“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二触如何防范蚕蚕、微信群公司资金诈骗,手机银行教你智对计策”微信宣传,在宣传文案中介绍了网络支付安全认证工具、密码安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使用安全的相关内容。主要提醒用户不要轻易点击短信、微信中的不明图片、链接、程序、安装防火墙及杀毒软件,定期杀毒和公司财务人员在接到公司高管下达的转账指令时,务必亲自与公司有权授权人核实清楚,同时,也要对收款账户进行甄别。员工通过微信朋友圈进行转发,扩大受众范围,增加宣传效果,让广大客户真切感受到支付安全宣传教育就在身边。两篇宣传软文截止目前受众客户量为21469人、18490人。
短信宣传:通过短信平台向辖内部分信用卡客户及一线员工推送本次活动主题标语和宣传短信,提示客户正确使用信用卡,避免资金受损,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尝颁顿宣传:在辖内各级营业机构尝颁顿上滚动播放本次活动系列海报和宣传视频,对我行来行办理业务的客户进行宣传。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在中国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上推送本次宣传活动提示,进一步营造活动氛围。
——线下宣教突出特色
为切实提高活动成效,组织辖内各级营业机构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下宣传活动。
依托全辖万余家网点,积极发挥厅堂宣传渠道优势。悬挂“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条幅;电子海报机中投放 “金融知识万里行-支付安全宣传月”的海报;在金融知识宣传教育专区/专栏摆放 “提升持卡人安全用卡意识,构建良好银行卡支付环境”等维护经济金融秩序的宣传折页;在LED门楣持续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口号;大堂经理担任金融知识宣传员,在客户等候过程中向客户宣讲安全支付知识和支付业务风险,重点宣导POS刷卡、网上支付、第三方支付平台安全使用、维权知识等内容,强化消费者对支付安全知识的认识;基层员工在柜面、自助渠道、智能柜台指导业务时,向客户积极普及芯片卡、用卡安全等事项,提醒客户科学设置银行卡、电子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密码,妥善保管银行卡及各类密码,保证支付安全。
印制宣教海报和折页。组织辖内各级营业机构印制本次宣教活动主题海报,印制了“2018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网络支付安全知识”等相关宣传折页,统一摆放至“金融教育宣传公共区”。&苍产蝉辫;&苍产蝉辫;

对内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员工风险意识。各级机构积极落实活动要求,利用晨会、夕会时间,向员工传达了“宣传月”活动要求,做好宣传动员和队员培训,增强宣传动力和宣传能力,让每一位员工都领会活动精神,知晓活动内容,做好充分的思想和业务准备,全面投入到宣传活动中。      
      
集中宣教特色纷呈:在网点厅堂作为宣传主阵地的基础上,组织辖内机构广范开展广告及媒体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警营、进公司、进广场、进农村等主题活动,切实提升宣教效果。
——活动成效    
“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支付安全宣传月”活动,累计参与宣传活动网点9851个,开展网点现场宣传8358次,参与员工10万余人,发送短信45万条,微信30万条,受众客户1100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63万份。通过线上推广,普及宣传相关金融知识,强化了银行业消费者金融安全意识,达到了践行我行“建设成为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战略目标,履行了社会责任,提高了公众对金融知识普及和认知程度,推进了社会公众与金融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了我行的服务品质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效果显着。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