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专业委员会

【国内金融研究】上市大型银行与股份行利差研究分析

编辑: 发布时间:2018-09-04 作者: 来源: 浏览:6436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李贺男
    2017年上市银行年报均已发布,整体上看,2017年行业净息差和净利差较2016年整体承压,负债端尤其是同业负债成本上升显着。相较于以之前的"资产慌",今后几年银行或面临"负债慌",如何控制好负债端成本,保持负债端稳定性,将是今后一段时间所需关注的重点。
    一、 净息差整体承压,行业走势出现分化
    整体来看,2017年银行业息差走势较2016年弱,尤其是上半年,银行业净息差普遍承压。尽管行业整体走势如此,但从上市银行公布的年报看,银行间的净息差走势还是出现了一定分化。四大行和邮储净息差较2016年有不同程度扩张,其中邮储银行扩张最为显着,达到16bp;交行和股份行净息差均较2016年出现不同幅度的收窄,平均收窄幅度近28bp。
    图1:净息差走势出现分化
image001.png
    数据来源:Wind,公司年报
    从时间上看,息差收窄压力主要出现在上半年,下半年除三家银行净息差继续小幅收窄外,其余银行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然而较2016年而言,仍然显着收窄。从绝对值上看,四大行和邮储净息差保持整体相对较高的息差水平,而股份行则出现一定分化,招行、平安和华夏相对突出。
    二、 资产端难分伯仲,负债端优势为王
    资产端来看,2017年各家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出现小幅波动,除兴业银行外,各家银行波动均在±10bp以内。从绝对值来看,13家银行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96%,其中收益率最高的平安银行达到4.75%,比最低的中国银行的3.39%高出1.36个百分点,股份行的资产收益率整体水平高于四大行和邮储。
    图2:生息资产收益率小幅波动
image003.png
    数据来源:Wind,公司年报
    相较于资产端收益率变动的小幅差异,各家银行负债端的成本表现则大相径庭。四大行与邮储表现相对较好,四大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平均较上年度下降4bp,邮储则大幅下降17bp,而交行和股份行计息负债成本率则大幅攀升,平均涨幅超过30bp,其中兴业和平安的涨幅更是超过40bp。从计息负债成本率绝对值上看,四大行与邮储平均为1.56%,而交行和股份行均值则达到2.45%,较前者高出近90bp。
    图3:计息负债成本率相差显着
image005.png
    数据来源:Wind,公司年报
    将各家银行净利差拆分来看,相较于资产端的小幅波动,负债端变化的明显差异是导致净利差走向的决定性因素。除工行资产和负债端均有所改善外,农行、建行和邮储三家净利差明显扩张的银行均是依靠负债端的优势,招行、光大和平安三家银行尽管生息资产收益率较2016年有所提升,但无法抵消由计息负债成本率上升所带来净利差收窄的结果。
    图4:计息负债成本率是影响净利差主要因素
image007.png
    数据来源:Wind,公司年报
    三、 主动负债成本激增,回归存款或是趋势
    目前银行业负债端主要由存款和同业负债构成,当前我国银行业同业负债的成本明显着高于存款成本,2017年上市银行平均同业负债付息率达到3.07%,接近存款平均付息率1.60%的两倍。从付息率的变化来看,同业负债受市场影响也显着大于存款,2017年受流动性趋紧等因素影响,上市银行平均同业负债付息率较2016年大幅上涨59bp,相比之下存款平均付息率则下降4bp。
    图5:同业负债成本显着高于存款
image009.png
    数据来源:Wind,公司年报
    无论是从付息率的绝对成本上还是付息率稳定上来看,存款在银行的负债端都是具有优势的选项,当前存款优势银行将更具有优势,将来负债更多回归存款也将是大趋势。
    图6:同业负债成本显着高于存款
image011.png
    数据来源:Wind,公司年报
    从2017年年报看,各家行存款占总负债的比重仍有较大差异。四大行和邮储平均存款占总负债比重超过80%,邮储更是达到94%,而交行和股份行的平均存款占总负债比重不足60%。从数据上看,2017年存款占比与各家行净利差的变化存在一定关联性,计息负债成本率因素对银行净利差贡献为正的工、农、建、邮储四家行的存款占比均超过80%。
    近年来,存款基础相对薄弱的银行靠大幅增加同业负债来支撑资产扩张。负债回归存款本源,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银行业发展的方向,从长远来看也更有利于银行业负债端的健康发展。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