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美九一厂制作

欢迎访问中国银行业协会!

研究与培训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研究与培训 > 行业研究 > 银行家博客

互联网金融不会颠覆银行

编辑: 发布时间:2014-02-17 作者:连平 来源: 浏览:1888次 字号: [ 大 ] [ 中 ] [ 小 ]
就在互联网金融颠覆传统银行的势头愈发强劲之时,银行股在本周一雪前耻,以中信银行为龙头的银行板块出现走强迹象。

面对风云变幻的银行股行情,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能够掌握商业银行翔实运营数据的专家,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银行业整体盈利增长将趋向经济体平均水平。互联网金融已经开始以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价值创造方式,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形成直接冲击。但未来一段时间内,真正能够推动银行业整合的因素是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而不是来自电商从事金融所带来的压力。

连平认为,首先,互联网公司给银行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其依托平台资源,已经并将进一步对商业银行客户基础形成一定冲击。当然,其客户群目前仍以零售客户为主。

其次,互联网金融助推利率市场化,迫使银行抬高资金成本。一是分流储蓄存款。以余额宝为例,“罢+0”的支付+货币市场基金,从技术上实现了活期存款的利率市场化。

而在现行利率管制条件下,商业银行依靠法定利率吸收存款缺乏竞争力。二是加剧理财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受到资产证券化等诸多限制,金融产物选择少,而笔2笔平台相比之下产物设计更加灵活,年化投资收益率也更高。

但互联网金融公司和银行各具优势,目前双方都难以有效地在对方的绝对优势领域迅速扩张。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批量化、标准化地服务金融长尾市场,对中高端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领域尚不具备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公司对商业银行影响的主要优势都在零售业务。

与之相比,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无法高效应对小微公司和个人金融需求。小微公司往往地域分散,贷款需求“短小频急”,缺乏抵押担保,批量获得客户困难,信贷投放成本高,效率低。商业银行做小微公司和个人信贷的主要难题在于渠道不畅和信息不对称。

此外,商业银行由银监会和央行监管,贷款业务有明确的资本充足率、贷前调查、贷款用途、受托支付、贷后资产处置、资产保全等要求;而互联网公司则不受监管约束。

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金融难以替代商业银行。

首先,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均存在比较优势。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平台、零售客户资源和数据。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资本、批发客户资源、信用和风控能力。

其次,从金融模式和金融需求的匹配来看,单纯的互联网解决不了所有的金融需求,特别是高端客户的面对面个性化服务仍不可替代。最后,互联网 金融的本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技术手段。银行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更多地开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的症结在于和互联网金融文化理念上的冲突。

“从国际经验看,在欧美等金融覆盖面更广的成熟市场,互联网金融目前只是补充。”连平声音恬淡地得出结论。

中国证券报:在互联网金融给银行带来的巨大冲击面前,银行是否束手无策?

连平:面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商业银行必须作出变革。从根本上而言,互联网金融的核心还是金融属性,遵守的还是金融规则。资金中介和信息中介是金融中介的两个最基础功能,而降低交易成本、分担风险、提供流动性、缓解信息不对称是金融中介的最主要任务。因此,银行必须集金融平台和信息平台于一体才能有效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实际上,银行已经开始做出相应调整。例如,通过移动支付终端黏住客户是商业银行破局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手段,移动互联作为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受到各家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目前16家上市银行中有14家拥有了电子商务平台;我国对商业银行开展笔2笔业务无禁止性规定,已有部分金融机构试水笔2笔业务。

中国证券报:银行业整合是否会随着互联网公司从事金融业务而加速?

连平:真正能够推动银行业整合的因素是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未来3至5年内,我国银行业将进入一轮整合期,银行业并购重组将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以银行为核心的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团将会具有明显优势。但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的理念滞后、制度政策制约、股权结构偏国有,以及地方政府影响较大等因素,市场化收购兼并难以大规模开展。

中国证券报:今明两年上市银行业务和业绩指标会有哪些变化?

连平:金融改革将在2014年进一步深化,中国银行业将经历更多的挑战,行业整体盈利增长将逐步趋向经济体平均水平。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银行仍将在金融业中保持主导地位,但行业内部格局将有较大变化,新型交叉业态和机制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银行将获得更多市场机遇。

2014年银行业(以上市银行为代表)净利息收入和营业收入的增速会较2013年进一步下降,分别下降至9%和10.7%左右,银行会采取一系列盈余管理措施,包括压缩营业费用、控制信贷成本等来应对规模扩张放缓和息差收窄压力,但行业净利润增速仍可能下降至8.3%。
资格考试和继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