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只要有可能出错,那就一定会出错。这是西方技术工程领域常常提到的墨菲定律。
墨菲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1949年他参与的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因仪器失灵发生了事故,墨菲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术人员装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训是: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会有人按这种方法去做。他的上司将其称为“墨菲定律”,并以上述简洁精炼的语言来表述,成为操作风险的经典定律。
从墨菲定律可以解读出对于操作风险的若干思想出来:
其一,操作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靠人去操作的事情不可能只有唯一结果。墨菲定律还可以延伸成:凡事都有可能出错,而且一定会出错,这里面包括物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各种因素。因此,操作风险的防范包括各类案件的防范都只能是减少出错或发案的概率,不可能消灭,这同一般意义上讲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原理相通。所以操作风险对银行来谈犹如人身上的痣点,是依人而生的。
其二,既然一定会出错,就应当做好出错预案。对于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应当有恢复原有流程和事态的预备措施,以及发生风险损失后的弥补措施。因此,无论对一般事件还是危机事件,都应有修补或处置的预案,也应有弥补损失的财务安排。对于银行来谈,对可能出现操作风险的人与物、流程等都应有替代预备,对于重大风险事项都应有处置预案及处置流程,以确保快速反应,从而减少损失,防止事态后果的扩大。同时,操作风险的预期损失应提足拨备。
其叁,出错不可消灭,但可从流程设计和制度安排上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从而减少真实风险发生的几率。从墨菲定律出发,一项业务及流程,操作上的可能性越少,发生风险的概率越低。例如,业务流程的选择性越多,则操作人员选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减少环节,缩短流程,特别是减少操作人员在操作中的选择项目,是减少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则。当然,这个原则的前提是流程要满足效率和为客户服务的要求。
墨菲定律同样适用于商业银行的管理。
墨菲是美国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上尉工程师,1949年他参与的一次火箭减速超重试验因仪器失灵发生了事故,墨菲发现,测量仪表被一个技术人员装反了。由此,他得出的教训是:如果做某项工作有多种方法,而其中有一种方法将导致事故,那么一定会有人按这种方法去做。他的上司将其称为“墨菲定律”,并以上述简洁精炼的语言来表述,成为操作风险的经典定律。
从墨菲定律可以解读出对于操作风险的若干思想出来:
其一,操作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靠人去操作的事情不可能只有唯一结果。墨菲定律还可以延伸成:凡事都有可能出错,而且一定会出错,这里面包括物理上的和心理上的各种因素。因此,操作风险的防范包括各类案件的防范都只能是减少出错或发案的概率,不可能消灭,这同一般意义上讲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原理相通。所以操作风险对银行来谈犹如人身上的痣点,是依人而生的。
其二,既然一定会出错,就应当做好出错预案。对于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应当有恢复原有流程和事态的预备措施,以及发生风险损失后的弥补措施。因此,无论对一般事件还是危机事件,都应有修补或处置的预案,也应有弥补损失的财务安排。对于银行来谈,对可能出现操作风险的人与物、流程等都应有替代预备,对于重大风险事项都应有处置预案及处置流程,以确保快速反应,从而减少损失,防止事态后果的扩大。同时,操作风险的预期损失应提足拨备。
其叁,出错不可消灭,但可从流程设计和制度安排上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从而减少真实风险发生的几率。从墨菲定律出发,一项业务及流程,操作上的可能性越少,发生风险的概率越低。例如,业务流程的选择性越多,则操作人员选错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减少环节,缩短流程,特别是减少操作人员在操作中的选择项目,是减少操作风险的重要原则。当然,这个原则的前提是流程要满足效率和为客户服务的要求。
墨菲定律同样适用于商业银行的管理。
上一篇:纠正问题比发现问题更有价值
下一篇:管理疲劳与防范